開場嚇得我捂住屏幕,這片兒不適合大白天看啊

最近發生了太多沉重的社會事件。

作為一名愛崗敬業,心懷天下的正能量好青年,站長愁得頭髮大把大把的掉。

本來想看一部輕鬆內涵的小片片兒,沒想到看完之後——

唉,更喪了。

《社交動物》


電影一開場,竟然出現了相當不正經的畫面,嚇得小編趕緊捂緊了屏幕。


說好的小清新呢?說好的小確喪呢?

尼瑪,赤果果的場面,讓我還以為自己下錯了片子。




再仔細一想,片名《社交動物》,還有一個別名——


《愛情動物》。

電影用了三個主要人物,來表現人類這種“愛情動物”,在感情中的複雜性。

其中的主角,有性感迷人的魅力熟女;




也有知性大氣的工作女郎。




開場的那段羞羞戲碼女主角,就是電影的主角之一,柔伊。

她屬於第三類,消極頹廢的單身狗。

她從來沒有談過戀愛,總是喜歡把炮友帶回家,然後用拍立得照相,記錄下她的“光榮戰績”。




柔伊的父母很早去世,留給她的,是一屁股債務。

她甚至連房子都沒有,僅靠一輛破舊的房車,度過了這麼些年。

你看,露天的院子,就是她的衣帽間。




為了還債和生活,她曾經做過很多種工作,侍應生,泊車員,髮廊小妹…

如今,她在街邊開了一家小小的,看起來總像是要倒閉的除毛店。

嗯,就是給顧客的下半身設計“髮型”。




這就是柔伊的人生。

在電影中,柔伊就是現在90後社會人群的縮影。

沒有存款,沒有對象,隨時可能失業,更重要的是,對未來完全充滿迷惘,無措。

將來會怎麼樣?從來沒想過。




好在,她還有一個可以聊心事的長髮閨蜜,克萊爾。

克萊爾的生活,是片中所體現的,“愛情動物”的另一種模樣。

她是一般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顏值超高,工作穩定,未婚夫也是個事業有成的大帥逼。




但別人又怎麼會知道,和不愛自己的人在一起的辛苦。

克萊爾的未婚夫,對她的態度漠然冷淡。

就連親熱的時候,都要求她必須帶上面具,因為不想看到她的臉。




美好的表象背後,總是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苦楚。

本來心高氣傲的克萊爾,每天都快被“他到底有沒有外遇”這個問題給搞瘋了!

帶著柔伊潛入未婚夫的房子裡偵查,卻看見好朋友套上了那個該死的面具。

克萊爾徹底崩潰了。

有些事,即使是再要好的閨蜜,也是羞於說出口的,只能默默的藏在心裡。




人類都是愛情動物。

比起享受愛情,人們更願意去相信愛情。

即使擰巴,不爽,互相折磨,也要拼命得證明自己還有呼吸,而且不是獨活。

可是,愛過了之後呢?

經過了時間的沖刷,生活的蹂躪,會不會只剩下了疲倦,爭吵,厭惡,連最後一點點溫存都沒有抓住。

這就是電影中,愛情的第三種模樣。




如果說柔伊和克萊爾人生不順,那麼她們至少隨時陪伴左右,有情有義。

而崩潰的母親,珍,才道出了現實生活的真諦。

珍是整部電影裡情緒最多的人物角色。

她看起來,是一位好太太,好母親。

努力工作賺錢養家,還養著丈夫那個瀕臨倒閉的音像店。




工作的繁忙,家事的瑣碎,一切都讓她變得抓狂又厭世。

她兒子以為自己是狗,總是在地上爬來爬去。

珍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反而把溜兒子當成了日常活動。


她女兒頭上長了頭蝨,夫妻倆壓根沒注意到,還是學校老師提醒之後才發現。




現在的珍,是她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敏感又神經質的主婦,崩潰的母親,家裡永遠都有付不完的賬單和做不完的家務。

輕微的強迫症,讓她看不慣丈夫的種種生活習慣。

就連毛巾洗手巾的擺放位置,都能讓她生出一肚子的火。





至於他們的性生活,很久之前就陷入了熄火的狀態。

珍厭惡丈夫的觸碰,每次親熱都是煎熬。

她建議丈夫尋找外遇,來挽救他們的婚姻。




而她自己呢?

找了個牛郎,躺床上那一刻,又過不去心裡那道坎。

看的讓人憋屈啊!

想罵她,但又心疼她。




從柔伊到克萊爾,再到珍。

電影用了三個人物線,來表現單身、未婚、已婚的三種愛情狀態。

獨處難熬,愛情同樣不好經營。

生活可能就是這樣吧,一面好一面壞,任何人的生活都有兩面。

在無聊的成人世界裡鬧一鬧,發洩一下,也許就是最後的掙扎了。



電影的結尾很有意思。


柔伊遇到了她的愛情,而珍則是離婚之後,和三個孩子住在了一起。


原本寂寞的心,嚐到了愛情的滋味。


而早就忘了愛情當初模樣的人,則是恢復了單身。


看來,愛情和生活一樣,本身就是一道無解題。

觀看電影請私信小編:電影,二字即可獲得資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