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到来,我们再也买不到假货了

2018年到2019年的这个跨年夜,有人在狂欢,有人在许愿。前一年没有实现的愿望,还等待着来年能够有所收获。

但对于有一部分人来说,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元旦节。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以下简称“电商法”)在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许多人的职业生涯也在这一刻迎来转折点。

1 元旦过后画风突变

迎来2019后的第一天,这些代购们的画风突然转变,迅速找到了新的适应方式。《电商法》的实施,并不是代购们的终结。

“看中的款式请暂时截图下单,请各位发微信问款时,不要涉及敏感字眼如:银行、转账买卖、支付宝、支付、下单以及各品牌的logo等……尽量语音沟通。”这一通知在1月1日一早开始四处传播,这也成为了代购与顾客之间达成的新默契。

代购们也并没有停止刷屏,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如“雅诗兰黛小棕瓶精华”被描述为“一个棕色瓶子,特别滋润,擦在水之后,有个成分叫‘二裂酵母溶胞提取物’”,并配上手绘的外观图。

除此之外的各大品牌及产品,代购们也都采取这一种方式。代购们为了不暴露品牌名,绞尽了脑汁,甚至开始使用谐音描述、中英文混合描述以及俄语描述。

一名代购说:“其实很多代购都一样期待《电商法》的来临,一方面行业会进行一次洗牌,另一方面如果行业整体因此呈现良性发展,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虽然一部分代购期待着《电商法》的到来。他们并没有提前向顾客告知“因《电商法》的实施,故从2019年1月1日开始涨价。”反而,他们决定年后正式成立公司,税费自己承担,走上正轨反而更好,不用再担惊受怕被税。

2 全球首部电商法

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制定过电子商务法。

2013年,中国就以1.8万亿电商交易额雄踞全球网络零售市场之巅。2017年,中国电商零售额突破7.1万亿。

中国电子商务不仅成为国民经济中坚力量,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电商经济体。

于是,全国人大直接牵头,制定出一部法律,完善行业规则,推动中国的电商引领世界!

由国务院12个部门联合起草,历时5年修正,前后4次审议,至此终于尘埃落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中国将全面迎来一个法制电商新世界!

有网友担心,那从1月1日开还能照常地进行代购吗?

答案是:可以。但以后会受到严格的监管,一旦违规最高罚款200万!

划重点:

1、代购都需要营业执照,还要是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

2、需要缴纳税务,偷税漏税需承担刑事责任;

3、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等奶粉保健品之类不得销售。

这不单单是在朋友圈发广告,从现在开始可多了一个专业名词称呼“电子商务经营者”。

3 什么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呢?

按照法律法规上的解释是这样的:

即将在2019年初实施的《电商法》,对代购这一类“电子商务经营者”做出了明确定义。

其中,“个人代购”符合“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经营”的几大要件,被纳入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范畴。

直接点理解就是: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的代购、微信朋友圈里的微商、在直播平台中卖东西的博主,都属于电子商务经营者。

这也就意味着,一般经营规模较大、频率较高的职业代购,都应登记为市场主体,取得相关许可,并且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款。

对个人代购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她们的管理成本和税务成本都将直接上升。

4 以后将如何管理代购和微商?

1. 必须进行登记

如果你卖的是食品,需要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

《电商法》明确规定,没有中文标签、不是国家认监委认证工厂生产、未获取配方注册证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得在网络平台销售。

以前,在淘宝开个代购网店不需要进行工商登记,朋友圈的“微商”更是零门槛。

但是以后,除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都必须依法进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否则将面临最高1万元的罚款!

2. 必须依法纳税

过去的代购和微商都是在朋友圈或是通过熟人介绍,进行私下的交易,不需要营业执照,更不用纳税。

但以后,这一情况将改变,《电子商务法》第十一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新的《电商法》出台后,不仅进一步规范了电商代购的行为,更是给消费者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对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而言,更是一件好事。

5 海外代购会消失吗?

有声音称,《电商法》落地,海外代购“压力山大”,那么海外代购究竟将受到怎样的影响?代购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吗?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汉华表示:

从本质上看,海外代购的成本相对较低,催生了需求,这一正常的市场行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不过,从事跨境电商,本来就应当遵守进出口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即使是个人从境外携带商品入境,也需要遵守海关、出入境、免税商店等的相关规定。

因此,海外代购们从事跨境代购的法律风险是确定的、税务风险也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在《电商法》实施之后,从事海外代购的个人将有何选择呢?

电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

目前看来,要么转型为从事跨境电商的小微企业,要么偶尔少量进行代购。

目前代购们的利润点在于免交关税、消费税,这与以往的执法依据不够明确、执法程度不够到位有关,现在立法已经明确,执行上也没有技术阻碍,一旦成本上去了,代购们的优势就会不复存在。

因此长远来看,个人代购生存的空间是越来越小的。

6 新规将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1. 买到假货的几率小了!

《电商法》实施以后,监管会越来越严格,我们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小。

2. 电商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平台上卖家的商品有问题,比如奶粉是假的、红酒是假冒的等等,那么平台也得承担责任。这样以后在电商平台买东西,更加放心,更有保障。

3. 严禁“刷好评”、“删差评”

电子商务经营者禁止“刷好评”、“删差评”,否则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

4. 不得无故拒退押金

《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按照约定向消费者收取押金的,应当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不得对押金退还设置不合理条件。

消费者申请退还押金,符合押金退还条件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及时退还

除此之外,《电子商务法》还涉及时下争论颇多的“共享单车退押金难”等问题。

可以说,以后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就有法可依了。

7 《电子商务法》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这样的新规对于做代购、微商的朋友来说,可谓是影响很大了。

但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也是一种安全保障。让买买买变得更加放心和规范。

8 国家用心良苦 誓建行业标杆

我们来回顾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无到有,从萌芽期、发展期到如今的百花齐放的脉络。

B2B、C2C、B2C,再到近两年出现的微商、拼团等社交电商形态,中国的电商仍在不断拓展着产业边界。制造业、零售业、物流业、大数据、云计算,一切都在裂变之中。

这个欧美数代人苦心孤诣创造的行业,在中国仅仅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且还做得更大,做得更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国家坚持要在舆论的漩涡中对这个行业立法?

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做法?

答案无疑是这个行业内部出现了问题,革除陈弊,势在必行。

创业容易守业难,守住中国在全球电商中的领导势头更难。因此,共建和谐、法制的电商环境,以国法剔除电商行业的害群之马绝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