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意象油画研究》连载第一期

前言

关于意象油画理论的研究是个学术大问题,今年春节期间写的这篇个人研究文章,是先开个头。提出个人的理念以供研究会艺术家们讨论,大家参与共同构筑意象油画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殷切期望艺术家们贡献各自的思想并赋予文字,从不同角度研究意象油画理论、观念、方法。

大视野,大奉献!

一、 中国意象油画的文化意义

中华文明的初始文化层,其分明的底层密码沉淀形成“象”,而生成“象”之符号源于人类的“意”。这些人类之初的早期文化遗存,东西方也是相同类似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肖韦岩洞壁画,中国新疆一万年前洞窟壁画)东西方人类在记录最原始情感都是通过物象来表达,原始审美的表现原点在“意”上。随着人类文化心理的不断变化又产生出不同的文化取向和文明。

在“意”与“象”,“文”与“字”的演变中,中华文明将它极致化生命符号化,成为我们汉民族文化的大容器。

考察中华文化史,甲骨文与象形文字之后的文字演变,中国人视“汉字”为自己的生命符号千古不变。“面向生命,从物出发”——朱良志语,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生命之圆融互动,阴阳太极无限。它产生思想产生语言又产生艺术。中国文化通过“象”将人与自然相关联,“象”是中国文化的触角和基元,成就了伟大的中华文明。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在翻阅自己的文化基因图谱时,我们会无限惊讶,它的文化基因链是如此的环环相扣。从甲骨文到《易经》,《诗经》,《论衡》,《太极图说》,《文心雕龙》,唐诗宋词……从老子、庄子、孔子、鬼谷子、张旭、怀素、梁楷、王维、荆浩、范宽、石涛、林风眠、吴大羽、吴冠中、赵无极、尚扬……这样一条的中华文化流。我们的“文化相”皆生成于斯,世代沿袭发展演变,生生不息。由此而凝聚的中国文化“意象”之学,立定了我们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中华文明历史之所以链接不中断,流淌不间歇,是因为我们文化的自信自觉自在心理与强大的文化自尊品格一直生存在我们的文字与艺术中,这是我们最终成就文化大国强国的法器。

面对全球不同文化和西方文化强势且乱象丛生的当代,我们的人文精神更加弥足珍贵,唯此才能发展自己的艺术语言,才能建立自己的文化艺术图式才能续中华文化图谱。所谓当下与未来,一定要既看东方又看西方纵横的视野,才有未来,才是当下。

优秀的民族强大的国度和令人尊敬的文化艺术是因为它的千古文化传承,基因纯粹,顽强坚守,不断创造和代有传人。面临当下的文化生态,我们深感忧虑。人们议论,中国文化近代没有文化巨匠,没有科学伟人产生。审视中国近代科学,哲学与艺术,我们必须承认落后的事实。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油画,拿回来的被国人追捧的却是二三流货色的写实主义(西方现代艺术的学术理论范围内,写实主义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逐渐成为实用主义的手艺)因为清朝、民国、建国初期(1949年到1985年)写实主义的油画正符合老佛爷领袖们的政治图谋。那些代表现代西方真正具有生命力和现代主义的油画被曲解被排斥(如徐悲鸿不懂马蒂斯)大好的印象派,后印象派,表现主义等等被拒之被辱之。这一时期的国内艺术理论与批评界基本是文艺为政治打工,理论滞后。美学观点以朱光潜、李泽厚为主导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纲,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早期哲学思想(马列主义)在中国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强调唯物主义,排斥西方如黑格尔、谢琳、尼采、海德格尔等等。甚至到了当代我们也没有哲学上的建树,不是民族主义的偏见就是半殖民化论调,根本谈不上我们中华文化高度与哲学现代理论。在当代艺术理论上观念上嚼舌西方,绝少“中国主见”的艺术观点,更谈不上体系建立。

我们自己国学方面,在借鉴传承书法水墨艺术上缺少气度、胆识、与意识形态文化环境。(如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摧残,直到文革到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宏观上文化失控,保守不住优秀传统且乱砍乱伐,衰败之势突显。变法图强之士又以民间声响为主,不为国之所重。体制内的盗墓者又在肆意破坏并且贩卖误国殃民的所谓“国学文化”这样的大批下流之徒再加之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植入侵占,令人不寒而栗!令人悲观!

百年以来中国油画史,先辈人杰有所建树,但悲风凄雨之境难成大气候。末流小人之术充斥把持机关,又美名其曰美术学院,美协,实则艺术伦理的缺失,艺术精神萎靡,既听命于朝政又俯首于市侩。尽管当前有所变脸,但远不尽人意。我们认为中国意象油画艺术观念应大力扶持,真心进取走出实用主义怪圈,以东西方人类艺术的良心和真知标榜世人;以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兴盛成大气为己任,催生中国意象油画新生命,促进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大发展和输出!

《陕北的魂之二》 尺寸:200×130cm×2 2015年

《魏塌艳阳》 尺寸:200×130cm 2015年

《老蒋与小白》 尺寸:200×130cm 2015年

二、 意象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我们民族曾经的文化贡献,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实证,但真正形成我们文明的文化核心动力和从根本上影响西方并将继续供养人类文明发展的是我们的“意象”文化。它是东方人类的大智慧,文化的原点和基元,牵引中华文明发展历经几千年不消亡并决定我们文化的方向。它催生出中华文化,赋予生命以视觉符号。以“象”去触觉世界,去发现世界,完善自身。

几千个汉字,中国人思想与人性之“象”。“立象以尽意”奠定了中国文化象事,象意,象声的意象根基。

“意象”文化的脉络,在人类文化发展几个鼎盛时期非常独特而又充满东方智慧。象形文字和字母文字在文化发展形态上各有精彩之处。象形文字会意以东方汉字为代表,一直具备实用和艺术的双重形态,而会音的字母文字在世界上的应用最广,但只具备单纯的语言表达功能。所以,中国文字从诞生就走上了一条东方人感悟世界的艺术之路,是中国人生命体验的符号之大创造。它的形象与诗意承载着“天人合一”大道,与西方文字(拼音符号,它与人的情感和生命的关联微弱,是西方人理性与抽象表达的结晶)形成鲜明对照,将人类生活与艺术引入不同境地。

象形文字直接取法自然,感悟的通灵与生命的彻悟产生出诸如:八卦、太极、老子庄子、草书、唐诗宋词、昆曲京剧数不尽的东方文化,这些哲学、文学、艺术的东方图式和语言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是我们世世代代文化的支点。据此可以对视西方文明,穿越两个文明的时空,探寻中国新的“意象”油画艺术。

近代西方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他们从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里得到启示和借鉴,如唐诗宋词的意象、比兴、意在言外等等东方诗性语言魅力极大的影响了二十世纪初欧洲文学与诗歌创作。庞德为首的欧洲诗人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找到灵感,刺激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庞德创造了英文“意象”一词,是直接运用了中国“意象”概念,是东方意象思维理念影响西方的现代诗歌发展的实例。(尽管中国的“意象”一词早在东汉(公元25年——220年)王充《论衡》中首先提出)庞德的西方人理性与逻辑思维认为“意象是一刹那思想和感悟的复合体”。西方人以他们的文化理解将“意象”理念不断运用在艺术中,这在现代艺术里已经司空见惯。唐诗宋词给西方诗歌创作的甜头是直接的,其灵感得益于唐人的烂漫和想象力;得益于宋人极高明的素雅和神韵的美学观念。

中国文明的第二次浪潮,宋朝集美学、艺术与文学之大成,是当时西方仰望东方文化的高地,也是当代我们回归文化本体研究的宝地。而老子的哲学思辩,他的“道”的概念;他的“无为”命题以及“他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王蒙语。他将汉字的意象发挥到极致的神功,都影响西方,给他们以震撼!

先秦文化的精神(贵族古典主义)和唐宋世俗平民主义文化的回归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三次文化浪潮兴起的支点和兴奋剂。中国古代文明曾经的强势与高瞻远瞩,历朝历代沿袭传承的意象文化,在当代,在文化大国强国实现之际要全面恢复并一定要有新的建树。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文化自信自尊和文化输出才有份量、价值和时代意义,在世界文化范围里占有更显著的地位和影响,主导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对话并获得话语权。

把脉我们的文化生态、艺术伦理、价值观和艺术行为,问题实在是很多。主流文化的身份不明,甚至与恶俗文化同流合污。犬儒主义文化又在中国以新的面孔穿行于艺术的大街小巷。所以意象油画艺术是一个大国重振文明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大事。我们要气象大、格局大、境界高;我们要担当,要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尽心尽力,为雄浑博大精湛高雅的民族文化真传开启新的大门。并以此为契机,全面重构中国油画体系,刺激我们的文化肌体,舒展我们文化艺术容颜。希望我们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经济的整体文明神经活络起来,产生巨大能量,泱泱大国的第三次文化大潮才不是一场空想。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最大的“面子”。

《枯山水之一》 尺寸:80×80cm 2016年

《枯山水之二》 尺寸:80×80cm 2016年

三、意象油画东方图式与话语权

中国意象文化,它的核心同时也是意象油画立足支点的精彩之处。我们正逐步充实意象油画学术理论,建立意象油画东方图式和意象油画体系继而建成我们与西方架上绘画对话的学术平台。

当代东方的意象油画图式,它应该是更为广泛的空间图式。它可任意穿行于东西方艺术空间之上,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程式化、具象与抽象、三维与多维或更少维度;无论是强调“书写”的现场旷野式,还是刀劈斧砍水洗火烧不择手段与时间的车间实验式都会呈现各具魅力的艺术语言。也是东西方艺术血缘会通之后的新图式。

中国意象油画语言的东方图式,它的文化背景是多重的,不但附着于汉文化艺术的历史背景而且另一头是西方灿烂的文明之冠。它的基因和产生图式的方向是人类艺术式样的演变,不断出彩的原因。

从人类文字发明起始至今,各种文字形态经历了演变和消亡与存在的生命历程。中国的象形文字较形声字和拼音字是有独特的生命力。不但传达中国人的思想更将文字本身迹化为最纯粹的艺术——书法。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永生后世。象形文字借助自然事物的相对永恒的形象能够更久远的表达意思,并进而影响和创造艺术。

汉字,最形象。是演变至今且保存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它生发了除文字实用功能之外中国人精神里最为浪漫诗意的艺术。它的纯粹、浪漫、诗性与意象根性决定中国文化艺术的方向和图式,这是世界文化艺术领域里独树一帜的伟大文明。

汉字与艺术同体是几千年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国人看待世界和表现自身的载体。中国人通过书写建立起“意象”文化的东方符号,是我们引入西方艺术(油画)并建构自己的油画语言与图式的基因;是中国意象派油画产生发展的通道和灵感来源。意象油画东方图式的形成是中国近代人走出去与西方文明交往吸收会通的文化心理诉求,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而不仅仅是西方油画语言民族化的问题。油画作为世界性艺术语言,它与中国水墨画与书法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各自都是人类共享的多元文化精神财富。

意象油画语言东方图式建立其实是重建和新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图谱,它既是世界油画语言图式的新样式,也是我们文化发展成熟自信的表现。创造重组一系列文化脸谱,意象油画无疑更具海纳百川的大气度,是丰富中国文明戏剧里一幅兼具东西方神采的文化面具,是不可或缺的一票!

我们的主观愿景是为油画这个人类艺术宝库添加它自身文化品质还未尽善尽美的所欠缺的东方文明那一块,而且是另一高级的远没有拓展的玄妙空间。

“道可道,非常道”,“文以载道”。我们研究意象油画不仅仅以本民族文化为本,也欣然接纳当代西方油画艺术并演变为自己的艺术,丰富拓宽我们的文化样式和精神空间。(待续)

《湘南印象》 尺寸:160×180cm 2015年

《湘南意象系列 9》 尺寸:150×180cm 2015年

《广东创作系列 1》 尺寸:43×160cm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