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主过60大寿,穷秀才写了一副对联,财主看懂后脸都气绿了

一财主过60大寿,穷秀才写了一副对联,财主看懂后脸都气绿了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如今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属于“隐退”状态,只有在过年过节,或者有喜事丧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当个背景;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明清时候,可谓是“横行”天下。

对联的基本规则简单,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不限,也就能够容纳人们的各种情感。根据运用的文字不同,所表达的情感可直白可含蓄,还能做到明褒实贬,因此诞生了很多令人捧腹不已的故事。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个喜欢欺压百姓的财主,和一个才高八斗、还在待考的穷秀才。

这两人同住一个城里,不过两人平日里没有什么交集,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因为秀才一心备考,而这位财主倒也懂得不欺少年穷,尤其是穷秀才——万一哪天他飞黄腾达了呢?对吧?不过以他的性子,礼遇秀才是不大可能的,最多就是无视。

秀才对财主的作为没什么直接体会,百姓们是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没什么好办法能对付他。人家做生意很有一套,而且树大根深,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平时注意不要遇上他。

原本这两人不大可能会有交集,无奈财主60大寿的时候,想要给自家大门换一副喜庆的对联,生意上的事又让他抽不开身,于是就让家仆去请城里最有才华的人来,为他写一副祝寿对联。

家仆没学到他的精明,嚣张的习惯倒是养成了。一打听,这城里最出名的才子,就是常常帮百姓代笔的那个穷秀才了。于是家仆领上几个人,在大街上把秀才“请”到了财主家里。

这秀才平日行善积德,人人对他都很有礼,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知道是财主要求写祝寿对联后,就想给财主一个教训。于是他写了一副看起来非常“漂亮”的对联:“忠悌节孝礼义廉;贞洁贤惠容言功。”并对财主解释说,上联是送给财主本人的,下联是送给财主夫人的。

财主看来,确实字字都有好寓意,笑眯眯地让人送了秀才二两银子,算是补偿他今天的损失,又让人好生送他回了家。回头,他就让家仆把对联贴上。

第二天,宴席开始前,他得意地向众宾客介绍说,大门口那副对联,写得太好了太真实了,他和夫人就像对联里写的一样。不一会儿,有人偷偷笑起来,入座的宾客们有好些都红了脸。

忽然有书生打扮的人走到了财主身边,说:“老兄!这对联是在骂你和夫人呢!”财主一脸不信,说:“瞎说什么?这对联哪个字是骂人的?”

财主眼前这位书生打扮的人,其实是他的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平时喜欢装斯文,他早看不顺眼了。现在居然在他寿宴上找事?这风头可不是那么好出的!

不过他还没说什么,那合作伙伴就小声解释了一下:“老兄,你没有看出来吗?忠悌节孝礼义廉,少了耻,贞洁贤惠容言功,少了德。这是骂你无耻,骂夫人缺德呢。”

是的,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对联叫“隐字联”,隐藏起来的那个字相当于谜底,而这副对联的谜底,就是“无耻”和“缺德”。

财主听了解释,顿时懂了,脸都气绿了。再看台下,那些红了脸的人,可不是在憋笑吗!他急急吸了一口气,让家仆把对联先揭了,然后……没有找秀才算账,而是把家仆修理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