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的脑子里只有两件事:买和不买!



我们生下来,

就注定是要买买买的。


买买买

BY2 - 16未成年


看着购物车里600+的CPB精华水,我犹豫了。

真的要把钱花在买这么贵的品牌上吗?

也许有什么平价替代款呢!

而且这个价钱已经可以买两只雅诗兰黛的口红了,

比起精华,是不是更物有所值呢?

种草好久的那家人均300+的自助餐都还没舍得拔草,

早就想去的城市机票现在也是超低的折扣,

精华水,果然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吗?

可是我真的好想要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听说这个精华水好用到哭,自带磨皮,

除了贵没别的缺点。

真的不要试一下吗?

不行不行,这么贵的东西万一不好用,不是会心疼死!

而且有这个钱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了!

到底买还是不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像我这样的伪贫民窟女孩,每天都在跟自己天人交战。

什么是伪贫民窟女孩?

就是觉得自己很贫穷,实际上买东西并不会挑选最便宜的女孩。

出门的时候按距离判断步行,骑行,地铁,打车,哪个更合适;

点外卖的时候先看满减,配送费,再看想吃什么;

购物的时候,会对比官网和代购的差价,按接受度做出取舍。

我们并不是单纯为了省钱在精打细算,

因为我们不会去哪里都步行,

不会只点最便宜的外卖,

不会只跟代购买东西。

我们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在舒适度和性价比间犹豫不决。

只选择对的,不选择贵的,

但是贵的,也没在怕的(最怕突然的装X)

这是我们的原则。



女生开心的时候喜欢买买买

难过的时候喜欢买买买

生气的时候喜欢买买买

庆祝的时候还喜欢买买买

我们生下来,就注定是要买买买的。

唯一能抑制我们的,就是有限的财力,

它挟持了我们的购买力,

让我们热血上头的时候还能保留一丝理智。

其实,不管处于什么财力水平的女生,

她都能在有限的资源里让自己活得舒服。

小学时候学校门口杂货店里10元一根的手链,

和工作之后买给自己的1000元的施华洛世奇,

都能让当下的我,感受到购物的幸福。

但这背后,还是包含了我的纠结,

小学时候的十块钱,是我一周的零花钱,

而工作之后的一千块,是我第一份工作的三分之一。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为自己的购买力感到痛苦,

这大多并不来自于买不起,而来源于舍不得。

试想一下,我们真正买不起的东西,

何曾带给过我们真实的痛苦?

你喜欢玛莎拉蒂,喜欢私人飞机,喜欢吴彦祖。

你会因为得不到这些痛苦吗?

相反,你会因为一线城市郊区的首付,

本田的三年分期,和结婚给对方的彩礼而备受折磨。

你可以拥有,但是负担很大又舍不得的东西,带给你的痛苦,才是真实存在的。

而对我来说,这瓶600+CPB的精华水,

此刻是我最大的痛苦来源。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这样一碗毒鸡汤:





听他这么说,觉得我此刻不买这瓶精华,

好像我就失去我未来所有美好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一时冲动下的消费,

真的如他所说能带来一系列变化吗?

哦,因为我买了一身boss,我才不虚度我这一生?

放屁!!!

你去问问那些冲动消费的人,

他们有因为当时买了那个东西过得更幸福吗?

并没有,更多的是后悔。

随心,随欲,随性的意思不是放纵,而是遵循。

幸福也不是由一个瞬间决定的。

我们之所以是高级物种,

因为我们有大脑,我们会思考,

思考之后的抉择,才是对自己负责。



真的像他说的,搞得自己没有钱了,

去帮老板拉客,万一老板没同意,或是你没拉来,

岂不是要露宿异国街头了,

谁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因为一时的冲动消费,让自己陷入绝境,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我们老觉得自己不自由,

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想做什么做什么。

可自由到底是什么?

裸辞去旅行,搞得一分钱没有回家啃老就叫自由?

上司批评两句气就不顺了,当众怼回去就叫自由?

跟风辍学去北京的街头卖唱,住地下室就叫自由?

不好意思,我真的不理解你们的自由。

我没有想买什么买什么,管他明天怎么活,活着干死了算的“自由之心”。



我算计着性价比买东西,更多的时候忍痛放弃。

我并没有因此感到不幸福,反而为自己的节制而庆幸。

你告诉我人生短暂,可只要明天不死,我还是要想怎么活。

把所有美好奉献当下,明天的我岂不是一无所有?

买,是不能放弃的,节制,也是必须的。

放纵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毁灭。

我不怕没命,就怕除了命什么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