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知道的民用燃料,在近几十年的变迁及其他

中国有句老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件事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柴是排在七件事之首,可见其重要性。

篝火

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利用火,人们的生活中就离不开柴了。即便是从燧人氏发明取火的方法算起,中国人与柴打交道,少说也有大几千年了。

柴是什么?柴其实就是人们煮饭、取暖的燃料。早期的人类或许是将身边的枯草、落叶、朽木用作柴。这类燃料人们使用了几千年,除在燃料的种类中增加了庄稼秸秆外,柴的概念大概没有什么变化。

煤球

上世纪农村还在使用传统的柴火时,城市和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已经用煤做燃料了,不过煤和煤也有所不同,五十年代烧的是散煤,需要将煤面与黄土按一定的比例加水和在一起,再摊成煤饼。煤饼晾干后打成鸡蛋大小的块,再添加到煤炉里,用来烧水做饭。后来出现过改良的散煤燃料,就是煤球。煤球的形状老年人还记得,年轻人没见过。我就费点笔墨说说。俯视煤球其型为圆,直径约为五、六公分,侧视煤球近似椭圆,短径约为三、四公分。烧煤球可以省去和煤和摊煤饼的劳动,也算是燃料的发展和一个进步。

我家住在陕西省长安县青华山下时,大概到了六三年后开始改烧蜂窝煤。那时的蜂窝煤虽然也是十二个眼,但是那时的蜂窝煤直径大概有十四公分,厚度大概也就八公分左右。蜂窝煤的优点:要比烧散煤干净一些,也要节省一些;其缺点是火力稍小。我家一天大约能烧掉两到三块煤。

那时全国都在提倡节煤,当时的《新闻简报》(电影纪录片)中,经常能看到某某部队伙房改进炉灶,有一种马蹄形回风灶很是有名。使用这种灶能将每人每天耗煤量降到几两以下。

那时我们家一月供应多少斤煤,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三块多钱,大约是七十三块蜂窝煤,正好能装一小推车。

当时的蜂窝煤,是人工打的。打蜂窝煤的地点就在军人服务社的东南角,那里有个煤棚,棚前有一个不小的煤堆。

煤棚里也有一个较小煤堆,与大煤堆不同这里煤面中加了适量的水,煤堆旁有一套打蜂窝煤的模具,还有两个打蜂窝煤的工人。一个有四十岁左右,一个二十出头。如若是夏日,他二人打煤时,脱去上衣只穿小褂,露着双臂上的疙瘩肉,他们分坐在蜂窝煤模具两边,脸上身上汗津津的。

蜂窝煤的模具分为基座、底板、钢桶、顶部四个部分。基座是在一块厚厚的长木板上钉着一块厚钢板,厚钢板上垂直栽着十二根二十多公分长的钢柱;底板也是一块厚钢板,上面对应着基座的钢柱有十二个孔洞,底板的一面有弧形槽,打煤时这道槽用来卡住钢桶;钢桶是用八毫米左右的钢板卷焊成的,桶高二十多公分;顶部的结构稍微复杂,与放大了的公章有几分相似。顶部的底为圆形,上面也有十二个孔,顶部的底的中心有一个直径六公分,高十五公分左右的钢柱,钢柱的上端有一圆洞。洞中按有十公分长的木桩,木桩顶端镶着钢箍。

两人打起煤来,先将基座上的煤面拨拉干净。将底板的十二个孔套在基座的钢柱上,并放置到底。再用钢桶套住钢柱,放到底板上与底板上的弧形槽卡牢,然后两人迅速用手从身边,捧起煤面轮流往钢桶里填,将钢筒填满、拍实形成煤面的尖顶,一人拎起模具顶部如同盖印般,用力往钢桶中的煤尖上一砘。接着二人拎起大锤先轻后重一人一锤,砸向模具顶部戴箍的木桩,他们“叮叮当当”五、六锤便将蜂窝煤打好。于是二人收锤、掀顶、起桶、端底,再将成型的蜂窝煤取出码好。二人所有动作配合默契,一气呵成。

因为我每月要为家里去拉煤,与他二人熟了,一天我问他们打一块煤能挣多少钱?他们说是六厘钱。

一款农家柴灶

那时我也曾经去过农村,农民的家中一般是柴灶,灶膛中烧的是麦秸稻草、树枝树叶,灶火的火势很猛,只是不大耐烧。需要不时地向灶中添柴才能持续燃烧。这样的灶做饭时屋内烟雾缭绕,地面上会散落着一些柴草显得有些凌乱,家中若有勤快的媳妇,做完饭才会将灶前再次打扫干净。

记得家住陕西青华山时,有一次上山去玩,回来时恰好正是做饭的时候,看山下村庄几处炊烟升起,炊烟袅绕的村庄让人感到太平、祥瑞,呈现出别致的景象。

七一年后我家来到新疆,我当兵后回伊利探亲,家中烧的是尼勒克的散煤。那种煤很有特点:烧起来无烟无味,据说用一根火柴便可点燃,只是我没有试过。不过那煤烧过的灰烬极少,炉灰极细,如同粉笔末一般,夜间封火只需多加几块煤,次日清晨在灰烬拨出没有烧完的红碳,重新放回炉中再加煤便可做饭了。可惜这种煤在别的地方见不到。

七五年我家来到邯郸,也是烧蜂窝煤,只不过这里的蜂窝煤要比西安的小,因此火力也更小。当年电厂厂区内有个小家属院,下班前职工总要想法溜回家一趟,为的就是提前将炉门打开,否则蜂窝煤上火慢,搞不好做好午饭吃完饭,连刷碗的时间都没有就该上班了。

石油液化气钢瓶

八四年邯郸有了石油液化气,液化气燃烧干净、火力旺,职工们再也不需提前回家开炉门。液化气的缺点是气源紧缺,供应没有保障,且价格总是不断攀升,再加上每次烧完需要拎着钢瓶换气,比较麻烦。

记得文革前,有个纪录片说我国云南的佧佤族(有的文献中称之为佤族),新中国建立后,他们由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当时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没想到今天许多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在我们的眼前。

微波炉

九十年代初期,邯钢的管道煤气开始供应,煤气气源比较稳定,缺点是煤气燃烧不够充分,会烧黑锅底。近几年邯郸又改成管道天然气,做饭又便利、又快捷、又干净。与此同时电力在厨房的作用越来越大,电磁炉,电热锅,电饭煲,微波炉各具特色,各种功能的炉具层出不穷。由于社会进步,环保要求,有的农村直接由烧柴草改为烧天然气。要是在几十年前真是想都想不到的。

几十年前即便是民用燃料专家,也难以预料如今民用燃料的种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我们的生活总会有出人意料的变化。再过几十年会是什么样子,怕是无论你怎么想也是想不到的。(文中照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