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是不是“中等生”就看这五条金标

而是指那些绝大多数自己认为努力一把就可以前进的学生。

目前初三的上学期已经结束,或许“中等生”跟班上人人羡慕的“尖子生”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分数差距,家长们在抓紧时间为自己孩子查漏补缺的前提之下,更要注意别忘了给他们加油打气,记得提醒他们,只要心中有信念、有目标,与“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就能够迎头赶上,家长永远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坚实的后盾和啦啦队员,这是十分必要的。其实,很多“中等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出更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十分可惜的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能力范畴之内的分数给丢得一干二净,我们收集了学生反馈的自己丢分较多的一些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家长们自我检测一番,自己的孩子是否“不幸中招”:

1、基础不牢固一部分中等生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从初一到初三整个基础体系不牢固。随着教学进度(如老师赶进度,不能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断深入,很多学生赶不上,课也听不太明白,于是随着复习章节的深入,反而觉得自己越拉越远。在每次考试测验下,他们成绩不高是必然的结果。

2、学习不讲究方法,复习没有规则还有占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哪怕是对课本基本熟悉,但是学习不讲究方法,复习没有规划,不能够及时的把自己的缺漏补上,一般是复习哪里算到哪里,没有形成自己的复习体系。 基本上跟着老师走,明明认识到这个章节没有掌握,心中还有疑问,但是总想留到以后解决,随着复习的进度加深,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当初的问题早已忘记了。

于是复习一轮后,由于没有规划,导致疑问叠加,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动力,导致成绩不能提高。

还有一些学生他确实花费了很多时间去复习自己不懂的部分,但是不讲究方法。学习一旦没有进步,必定是方法出了问题。主要还是缺乏指导,欠缺“临门一脚”。于是学习成绩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

3、做题考试照本宣科,不能融会贯通这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了,平时学习复习的时候已经习惯于老师讲题解惑,做题、考试时不善于自行思考,喜欢去“套”。

当题型稍微变换一下,就变得无所适从。做作业的时候喜欢参看答案或在课本寻求解答,有去思考却往往不能深入。

虽然有些同学整理一些错题本、典型题等,但是却缺乏融汇贯通的能力。简而言之,是缺乏个人完善思考的做题思想。

4、心理素质不过关有的同学因为短期内成绩无法提高,导致心理紧张、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

考试时紧张、焦虑。一个问题往往反复无法确认,考试时间不够,于是成绩不理想,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丢分严重,无法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展现出来。

5、不注重细节,不关注自我这类学生每个班级都会有几个,成绩起伏较大,比较善于思考,喜欢钻研问题。但是往往不够稳重,往往在复习过程中喜欢“啃大题”,抓大放小,在基础复习上,看一眼觉得很熟悉,认为会了。但是实际情况下却没有理解透彻。 考试时大题难题能做对或者写出较为接近的步骤,整体的思想也符合解题的思路。

往往因为“粗心”、“马虎”等问题在小题上丢分。往往因为看错条件、某个环节计算错误、草稿乱打,找起来手忙脚乱等。

这类学生由于基本概念理解不是特别完善,非常容易被命题人给误导而导致丢分,要更加沉稳,才能够保证自己的成绩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