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产综艺最高分,《一本好书》到底好在哪里?

菌菌给大家强烈推荐一档节目,今年国产综艺最高分:《一本好书》。

光豆瓣高达9.3的评分就足够值得一看了。

所以《一本好书》究竟是什么神级节目?

先来看下简介:

《一本好书》是由实力文化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关正文担任节目总导演,赵立新、王劲松、王洛勇、潘虹等实力派演员和梁文道、朱大可、止庵、吴伯凡、史航、蒋方舟等作家学者倾情加盟。

节目以360°沉浸式舞台化场景,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呈现十二本书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优美语言。

注意几个关键词和关键人名。

场景式读书节目。

以“读书”为关键词,内容与气质都区分了其他形式的娱乐类型综艺,读书节目,某种程度上可以等同于文化节目,事实上,看过《一本好书》的观众就知道,这的确是一档有内涵高品质的节目;“场景式”意味着不是单纯的朗读,而是加入了多元的场景与多人物的表演,从平面变成了立体,从电台升级成了影视剧、舞台剧。

几个人:关正文,赵立新,王劲松,梁文道,史航等。

上面的几个关键人物集结在一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品质保障,文化高度,内涵深度,以及观众信赖度。

还记得去年全网口碑节目《见字如面》么,有观众评价为“中国第一综艺“,《一本好书》就是它的升级版,出自同一个团队之手,而关正文就是这两档节目的导演。据说,《见字如面》是这个团队当时为了制作《一本好书》而延伸出来的“副产品”,那么“正品”的品质可想而知了。

《一本好书》播出后,很多人都在吹爆几位演员的演技,《月亮与六便士》和《三体》里的赵立新,《万历十五年》里的王劲松,《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王洛勇,等等。

挑赵立新的一个片段说说。

在第一期《月亮与六便士》里,赵立新饰演的毛姆去到法国的一个破旧的小旅馆找黄维德饰演的画家特里,这场主角的对戏很精彩,但菌菌注意到的是一个细节:

小旅馆的破旧感和画家生活的窘迫是赵立新演出来的。

一个细节见高下,赵立新上下楼的时候始终对两旁的扶手隔着距离,下楼以后,他使劲拍了几下碰过扶手的双手,为什么有这个动作?因为扶手上有很多灰尘,但观众看不到,所以需要演员的动作来表现,这就是细节。

还有赵立新在《三体》最后的一段高潮戏,一气呵成的台词(台词量惊人),循序渐进的情绪,没有迟疑的表演,一个人演了一场惊心动魄,堪称神技,弹幕区有人是这样评论的:

现在给赵老师跪下还来得及么?

菌菌当时也是这么想的,除了跪不知道要怎么赞了,还有王洛勇老师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表现也是令人惊艳:

上一秒还在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随着情节发展需要突然拿起小提琴演奏了起来,简直帅到没朋友。

以梁文道和史航为代表的这一波人呢?

第一期节目播出的时候,有些观众表示可以不要解读的环节,听几个人在那里聊天显得聒噪,还不如多看几分钟赵立新和黄维德的表演。

其实不然,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众都可以有自己的立足点,但梁文道、史航、吴伯凡、蒋方舟等人代表的是水准线以上读者的视角和观点,《一本好书》定位文化,就必须要有一定水准的读者来引导大众读者,这个导向与参考作用不仅不能省,而且还非常重要。

菌菌看了五期下来,特别喜欢史航和吴伯凡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那一期的对话,喜欢他们对“霍乱”的理解:爱情是一种非典型霍乱,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流行病,很危险,有可能会死掉

喜欢他们对“悲剧”的认知: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得不到,一种是得到。

不是说他们的解读怎样深刻怎样牛逼,也不是说他们提供了一种标准答案,而是说他们给出了一种不一样又有理有据的视角,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入口,因为听完他们的分析后,菌菌有了再去读一遍书的渴望。

而《一本好书》最大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不是演员们神般的演技给娱乐圈树立榜样(它当然也是意义的一部分),这应该是友台另一档以“演技”为名的综艺节目承担的责任;也不是为了告诉观众这些推荐的好书“好在哪里”引导观众“你应该立马去买一本读”;

它最大的意义应该在于:

它给观众和读者营造了一种良好而积极的读书氛围,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多的思考与选择空间,在于它给出了“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其中一种答案。

菌菌看观众的评价,最重要的不是那一句“现在给赵老师跪下还来得及么”,而是那一句:

根治了我想内在升级却又懒得看书的毛病

。“=”

“甚至有可能,它会影响一部分观众,造成小面积的‘文艺复兴’。”

所以你们看,好的节目就是不动声色地影响了人。

就像《三体》的作者刘慈欣说的:我为什么要写科幻呢?如果你在下班的某一天,你抬头看看星空,你能够感觉你的思维冲出了尘世一秒钟,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本好书》的目的大概也是如此,如果你在看节目,突然某一个瞬间获得了某种或慰藉或顿悟或欣喜,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