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醉酒,赶快回家吧!你难道不知道自己醉酒的样子有多难看?

酒,这一事物自从出现,就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少不了酒的追捧者。关于酒的历史故事经典段子诗词歌赋,多年来也是久传不衰。发展至今,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酒文化,这就更为一些热衷于美酒的人找到了自己酗酒的理论根据。

生活中很多事情离不开酒,婚丧嫁娶,迎来送往,社交,礼仪,都是酒的土壤。凡此种种,直接导致了我们随处总能见到醉酒者。

饮酒之后,自始至终保持着自身风度素养者不乏其人,量力而为,明辨是非,他们即使喝多也不为别人增加负担和困扰,一觉睡去,酣然而眠。但也有一小部分嗜酒者,在酒桌上已经粗鲁不堪,下了酒桌更是肆无忌惮,在酒精的刺激下,直接暴露了自己最丑陋的一面。

午夜的大街,谁没有见过几个醉酒之人随地小便,呕吐,乃至醉卧街头?他们这种做法的危险性咱们暂且不做谈论,单单是他们酒后的丑态,恐怕清醒时衣冠楚楚的他们自己都不愿意看到,酒鬼的当街丑态已经成为了文明社会的一大污点。

酒能壮胆,这是众所周知,靠它壮胆的也基本上都是生活中的怂人。这类人从酒桌开始就兴奋异常,几杯酒下肚更是不可一世,再难自控,不知自己究竟几斤几两。不管是豪华包间,还是路边烧烤摊,都是这类人挥斥方遒的舞台,端着酒杯吹着牛皮,前一刻是亲密的兄弟,下一刻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敌,稍不如意,脏话出口,拳头凳子就拎起来了。最无辜的受害者当是邻桌的客人和饭店酒馆的工作人员,有时候一个眼神不对,就能遭遇无妄之灾。

按说这样喝酒的应是粗豪汉子,直爽大气,偏偏就有人在结账时胡搅蛮缠,找出种种理由少付账,上门就是客,酒店方面也只有忍声吞气。最怕的是那种喝醉之后,其他一起过来的客人已经离店,他却要在酒店大厅的沙发上先睡一觉。对这种粗蛮醉鬼,酒店方也不敢明言催促,生怕醉鬼拳脚相加。于是最可怕的事情出现了,近些年出现很多起这种客人在酒店猝死的情况,死者家属更是把酒店一起告上了法庭,然后社会上一片声讨所有看客冷漠和不作为的声音。——拜托,就他喝醉酒的那个熊样子,谁愿意招惹他啊?

离了酒桌,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是最好的结局,有一部分确实回家睡觉歇息,要不然就是在家里和亲人絮絮叨叨说点掏心窝子的话。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最好”啊?还有一部分酒兴正酣,怎么样也不能回家啊,继续转战KTV或棋牌室或洗浴中心等其他公共娱乐场所,继续为害四方。

浪荡一圈之后,时间已晚,醉鬼竟然良心发现:不能回家惊扰亲人,那就继续回酒店宾馆去罢!住宿酒店需实名登记,这是国法,可这些醉鬼已经把自己凌驾于国法之上了。

身份证?没有!我刚从你家酒店出去你不知道吗?还要我的身份证,你家酒店牛啊!让你们老板过来!我认识那谁谁,要不让他过来和你说说!你一个小服务员凭什么不给我开房间?我有的是钱!规定?谁规定的?你让他过来?是这个破机器要刷身份证?我给你砸了还要吗?

配合上述一串言语的,是一双血红的眼睛和一副颐指气使的表情,这一刻,他就是世间最牛X的存在。——当然,那是他自己以为,真正落在旁观者眼里的是一副丑陋不堪的嘴脸。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男女,当你喝了酒觉得自己绽放着无穷光芒的时候,恰恰是你最可笑最无知的时候。

醉酒酿成的悲剧不胜枚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永无弥补的伤害,以及不可预估的损失。社会上的人们甚至早就潜意识把醉酒的陌生人划分为了危险人群,坏人,不愿接近。不错,陌生醉酒者才是坏人,因为自己的亲人朋友我们是了解的,他们怎么坏呢?可是在陌生人眼里,他们一样让人往而生厌。

“美酒虽好,不能贪杯”,说了几千年的调调,却难对真正醉心于酒者有所警醒,“浅尝辄止”,似乎也是高不可攀的饮酒境界。既如此,喝醉了就回自己家吧,关上门睡一觉,醒来你还是风度翩翩的社会精英;倘若不回家,你可能永远不知道你暴露在公共面前的样子有多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