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女儿不哭不闹爬山路:鼓励,才是给孩子的最好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能得到老师或家长的鼓励和肯定,他会变得格外卖力和出色。

前段时间,因《不可思议的妈妈2》热播,“港普之王”蔡少芬和汤包俩姐妹又被实力圈粉。

在节目里,蔡少芬和两个女儿的任务是去山顶上找一位养鸡的爷爷。

开始,楚儿和信儿得知要看到100只小鸡时简直兴奋到要跳起舞来。

然而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这位爷爷住在山顶,要想找到他,必须要爬上十万八千里的山路。

但让人吃惊的是,一个大人都不能坚持爬到山顶,两个小孩居然不哭不闹走完了全程,况且当天还下着雨,山路崎岖还格外泥泞。

她们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这跟蔡少芬的鼓励教育是分不开的。

孩子们走累了,或是被蚊子咬了,蔡少芬不抱怨、不打压,反而给孩子们鼓励、打气,“好棒!再努努力,我们就快到山顶了!”

看到姐妹俩斗志昂扬的跟在妈妈身后,网友直呼:

娘娘鼓励女儿的教育方式真棒,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都不抱怨不哭闹,还硬撑着走到山顶,孩子好厉害,娘娘不愧是女中豪杰!

可见,在孩子的成长中,适当的给予鼓励和肯定是有多么重要。

教育专家曾说:

“鼓励和肯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动力,如果孩子在学习等活动中不断取得进步并受到成人鼓励,从而能增强孩子的胜任感。”

我的孩子5岁半,正在读幼儿大班。他聪明、善良又懂事。

可他天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尤其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很难跟随老师节奏去听课掌握知识。

结果就是读课文单字蹦,写生字七扭八歪,数学计算错误多等等。

孩子出现这种问题,当妈的是真着急。但为了孩子,我开始不停地对他进行各种鼓励和训练。

比如写字好看点儿了,我说:“比之前好多了,有进步!”比如课文比之前读快了,我说:“不错,越来越熟练了。”又比如算术题错得少了,我说:“这次比上次少错了一个,继续努力!”


而且,我还捎带把这些努力都捎到各个老师那,并留言希望老师多提拔和鼓励下孩子。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就在前些天,儿子上完口才课,兴奋的把贴纸举给我看:

“妈妈,口才老师说我表现好,奖励给我的。”

随后便陆续收到其他老师的留言:

“小男子汉,说到做到,棒!”“课文读的很熟练,语感很好,棒!”“听课方式很特别,眼神不跟老师走,但书写漂亮,画画认真,很棒!”

看到满屏的赞许,我迫不及待地跟儿子分享老师们对他的肯定,看着他欢喜的小脸儿,我亲了一下又一下:

“就说你可以的!真棒!”

对孩子不鼓励、不肯定也许不会让他们失去什么,但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鼓励一定会让他们得到自信和进步。

阿德勒说: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老师与母亲一样对孩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像老师那样去深入了解一个孩子的心灵。一个孩子早期形成的错误,是继续下去,还是予以纠正,关键取决于老师。”

被称为“全美最佳教师”罗恩克拉克先生,在他刚刚毕业时,便因为妈妈的决定去一所乡村小学去教书。

可当他看到那些化妆的、挑衅的、蓄意滋事的“问题”学生时,他在心里默念:“想让我留下来没门!”直到一个小男孩用很信任且兴奋的眼神问他:“您是我们的新老师吗?”

他被孩子的眼神感动了,下定决心拯救这群无法无天的孩子。

经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他发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是这些孩子缺少鼓励和肯定。

于是,他便想方设法与孩子们建立友好关系,同时用孩子们感兴趣的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去鼓励并约束他们。

一年以后,奇迹出现了。

那群调皮捣蛋的问题孩子,最后都变成了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而克拉克老师的教学事迹,还被拍成纪录片在美国广泛宣传。

一位资深的幼儿园长曾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被关注,他们内心都希望得到老师或家长的肯定。所以要学会鼓励和引导孩子,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与肯定。从而让孩子信任你,更加愿意与你亲近。”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意思是说,数落孩子十个过错,其作用不如肯定和奖励孩子一个长处。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难免会出现是非观念模糊、自制力差等情况。这时家长或老师的励教育,对他们的行为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光环来到这个世界,来到父母和老师的身边的。

他们带着礼物靠向我们,成全我们当爸爸妈妈的心愿,成全老师教书育人的梦想。

然而,我们却常常以成人的准则或喜好,忽视他们的光环,随便给孩子贴上“不听话”“很笨”等各种各样的标签,给他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

孩子也不例外。

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一句中肯的话、一个信任的眼神、抑或是一个赞赏的微笑,都能让孩子感受被认可,让他们在以后面对生活风雨时,更有披荆斩浪的信心和力量。

因为,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鼓励,是信任,更是永存于内心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