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喜降,任性远驾,陶醉在七十二泾的红树林中

七十二泾不仅名字小众,在国内的旅游景点中也属于特别小众的存在,如果不是这里有大片的红树林,

可以说,和广西闻名世界的知名景点比,它还算不上旅游景点。

翻看《钦州志》,史料记载:“钦江、渔洪二水会于猫尾、由龙门以入海,巨溟南浸,无极接天,中州之地,至此而尽。”

钦江源于罗阳山,全长二百多公里,是我国流入北部湾的第二大河流,

它从万山丛中带着一股淡淡的岚烟奔向大海,两岸绿荫环绕花间簇锦,入海处形成一个凝翠铺绿岚烟萦绕的美丽海湾。

龙门以北是碧波万顷的内海,称茅尾海;龙门以南为外海,是著名的钦州湾。

七十二泾位于广西钦州港茅尾海内。之所以称其为七十二泾,

这些水道,被称为“泾”,“七十二泾”,是形容其多,而“泾”在方言中表示沟渠的意思,

当地人介绍,实际上何止七十二条。乘坐飞机从天空往下看,泾如玉带,岛像明珠,故得“龙泾环珠”之美名。

事实上,100多平方公里的钦州湾内星罗棋布上百个大大小小、形状各不相同的小岛。

乘船在泾内游览,感觉非常奇妙:道是疑无路,忽又豁然通,每入一泾,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不同画面,俨然就是人间仙境。

难怪广西人赋予钦州湾“南国蓬莱”的美称。

“帆驶山疑走,天低浪欲吞;微风吹淡月,遥郭上晴暾”,这是古人对龙门七十二泾生动的描写。

很多广西人都未必清楚,龙门港是我国西南海疆上最古老的港口,它位于广西钦江与渔洪江的入海口处,远在唐代就是一座远僻、雄险、神秘的古海港。

在古代流传有“七十二泾锁龙门”的说法,意思是龙门是易守难攻的天险:

这里有错杂排列的山岭,狭窄的水道,使水流湍急回旋,形成了世界海港中极为罕见的地形水道;

水道暗礁岛屿密布,不熟悉地形的船只冒险进入,有触礁船毁的危险,

清人郭壮圻也因此写了一首赞美龙门港的诗:“乌雷虎踞大洋东,指点红沙缥缈中。龙尾遥蟠关钥壮,牙山近插地舆雄。岭排云阵双门峙,潮涌天阍一线通。小丑跳梁成底事,只须羽扇一挥空。”

在七十二泾里,最有名的是被誉为“海底活化石”的红树林,红树林根系发达,生长密集,树冠茂盛,千姿百态,也叫榄钱树或海榄树,

七十二泾的红树林是全国保护最好最大的连片红树林之一。

有红树林的存在,确保了七十二泾生物多样性,充满活力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了它,大量的海洋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保持了生态的平衡。

七十二泾无人岛附近海域,本地不少渔民以养殖大蚝和各种海鱼为生,渔民们用木棍和纤维绳串起的大蚝,像算盘珠一样穿成一串串。成片的渔排星罗棋布,蔚为壮观,使得七十二泾成为国内摄影发烧友的圣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清朝爱国将领刘永福、冯子材都是钦州人,当地百姓对这两位英雄十分景仰,两位英雄在钦州的故居“三宣堂”和“宫保第”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你去瞻仰。

今天油价喜降,开上爱车,可以任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