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志智”双扶点燃群众脱贫“引擎”

《西北信息报》第五版刊发

北依秦岭、南枕巴山的安康市石泉县,虽有小江南的美,却也因山大沟深而发展滞后。截至目前,石泉尚有贫困人口7731户16847人。

“拔掉穷根子,摘掉贫帽子,过上好日子,决不掉链子”,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泉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通过政策宣传、就业培训、依法治理,走出了一条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打通了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宣传引导立志气

近日,石泉县中池镇开展了扶贫扶志宣讲暨“两率两度”提升平安建设宣传村村行活动,宣讲活动持续一周,覆盖该镇12个村、社区,参与群众达1500人次。

该镇以“弘扬新民风·携手战脱贫”为主题,精心选拔出8名“优秀第一书记”及“自强标兵”成立扶贫扶志宣讲队,通过“扶志宣讲+文艺下乡+有奖竞答+政策宣传”,为全镇群众送上一出“励志好戏”,得到参与群众的一致好评,大大鼓舞了脱贫士气。

今年以来,石泉县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由驻村干部、自强标兵、业务骨干等成员组成的宣讲团,开展扶贫扶智宣讲村村行活动,为各镇村民送去了精神食粮。

全县11个镇也纷纷成立宣讲队,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宣讲,充分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坚定脱贫信心,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凝聚力量,营造氛围。

在石泉县两河镇简场村开展的第三季度道德评议会上,评选出了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名,孝老爱亲道德模范4名,“好婆婆”1名,“好媳妇”1名,“模范丈夫”1名,脱贫自强标兵2名,并在红黑榜上进行了张榜公布,还向各类表现突出者发放了爱心超市积分卡。

“人人都有向善和追求美好的心,人们对于荣誉和坏名声都是很在乎的,现在道德评议会已经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它对推进新民风建设起到了一定作用。”石泉县文明办主任李全胜说。

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道德评议483场次、文艺下乡121场次,设立村级红黑榜161个、张榜公布400余次,评选表彰诚信村民300人。

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75个、先进个人99人、勤劳致富示范户32户;建立爱心超市7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累计开展积分兑换活动337次。

兑换物品4000余件,有效促进了民风持续向好向善,扶起了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志气”和脱贫致富“信心”。

技能培训强底气

“多亏县上给我们提供的免费修脚师技能培训,不然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搞点啥赚钱,”徐天佳说道。 家住石泉县迎丰镇红花坪村五组的徐天佳曾靠在外务工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没有什么技术的他拿着微薄的工资,一年到头下来没有结余。

2017年8月,镇上通知他到县上参加修脚师技能培训,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徐天佳参加了为期12天的修脚师技能培训,并顺利的拿下结业证和修脚师初级证书,9月1日被远元集团安排到洛阳直营店工作,由于工作突出,一月后当上了副店长,每月工资达六千多元,今年3月份又升职成为河南洛阳一家店的店长,每月工资在7000元以上。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有五位村民参加了修脚师培训,与他同一期参加修脚师培训的刘德泉、陆晓琴等,凭借自身的勤奋,也分别成为河南几个修脚店的店长。

石泉针对贫困人口文化层次低、技能水平差、平均年龄偏大、不能远距离外出务工等问题,抓住技能培训这个根,建立了由县人社部门统筹抓总,县农林科技局、职教中心、供销联社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各负其责职业技能培训机制。

根据市场需求,对有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采取送技上门的办法就近就地开展技能培训。对贫困劳动力到培训机构驻校培训,实行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免教材用品费、发放交通补贴的“三包两免一补”政策。

通过政府搭台、精准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企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培训合格者直接安置到企业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增效、贫困户就业增收”良性互动,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户”目标。

目前,全县开展各类技能培训54期,覆盖贫困劳动力2009人;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7506人,其中就业创业5684人。

依法治理树正气

“韩法官,你好,我现在在珠海,刚才买机票,工作人员说我已被纳入失信黑名单不能买。有啥办法能马上给我取消失信黑名单?我急着要赶飞机。”7月24日,曾为躲避债务将办案法官拉入微信黑名单的梅某,又主动添加石泉法院执行局韩法官,向其求助。

2015年9月23日,被告梅某、刘某某称因工程需要周转,向原告黄某借款两万元,约定1个月还款。到期后,梅某、刘某某没有偿还借款,黄某向石泉县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调解,双方协商达成还款协议。履行给付期限届满后,梅某、刘某一直没有履行偿还借款本息的义务。为此,黄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此次发布网上失信黑名单,梅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主动偿还欠款。

针对失信、失德、失志等不文明行为,石泉创新依法治理体系,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加强诚信网络宣传、构建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落实信用联合激励惩戒制度、开展重点领域严重失信行为专项整治等措施,推进诚信建设,形成崇尚诚信的社会风气。

今年6月至9月作为集中整治“谢师宴”的时段,石泉县组织考生和家长签订《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承诺书》,将违规操办的学生,作为不诚信纪录计入该生档案之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及家长主动转变观念、反对大操大办。

同时,县纪委加大了对党员、干部和“两代一委”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惩处力度,开展巡回暗访督导6次,处理党员干部5人。各镇成立了民风纠察队,对各村执行移风易俗相关规定进行督促检查,责令整改问题79件,对好吃懒做、打牌赌博、不敬父母的42起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