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陕西发现一匈奴墓,出土一文物,后来被专家奉为镇馆之宝

1957年,陕西发现一匈奴墓,出土一文物,后来被专家奉为镇馆之宝

文 | 韦爵爷

1957年,陕西高兔村有家农民在取土修房子,意外挖到了一座有“汉墓”,文物专家最喜欢听到哪里有古墓,所以听闻消息后就立刻赶过去查看。这座古墓因远离人烟稠密之地,所以墓室中的东西保存完好,也没有盗墓贼曾进去捣乱,而这件金质怪兽文物就是在这里面发现的。

这座“汉墓”跟以往发现的汉墓有所不同,经过考古专家确认,这应该是一座汉代时的陵墓,不过墓中的人应该是匈奴人,所以这座汉墓的风格跟中原汉墓有所不同。幕室中出土曾出土了很多有价值的玉器、石器、青铜器,还有这件金质怪兽。

这件金器刚被发现的时候很土,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不过用清水洗干净后,这件金器是只动物的形状,但这个动物又跟平时我们见过的有些不一样。它头像马、嘴像鹰、身体像羊,看上去有点萌萌的,所以这个金器是作什么用的呢?难道是用于镇墓的,可是这模样也太可爱了点,说是有象征意义,也看不出来。最后无奈之下便请来了几个业内对文物有着深厚研究的考古专家一起做了场鉴定。

一位专家看到这件宝贝之后,他说知道这件东西,他认为这应该是传说中的飞廉,在古神话中,飞廉就跟这件金质怪兽长得差不多。不过这件金怪兽到底是不是飞廉,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专家也没有给出个明确的说法,不过关于这件金怪兽的用途,专家倒是想明白了。这应该是匈奴王冠上的装饰品,证据就是这件金怪兽底座有12个小洞,应该就是用来固定到王冠上用的。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直到公元前300年左右的时候,匈奴在汉王朝的铁腕下节节败退,最后慢慢的淹没于历史当中。

匈奴虽然消失了,不过他们也曾创下过独有的文明,也吸引着考古专家的研究和探索,所以这件金怪兽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有着很深的研究意义,可以填补匈奴历史的空白。如今,这件文物已经成了陕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