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天津公交上有“保镖” 排危助难保安全

津云新闻讯:重庆大巴坠江事件令人心痛,乘坐公交车的安全问题也成为大家议论的重点。改革开放40年来已经淡出人们视野的乘务员,而今以乘务管理员的身份回归到了津城百姓的生活中,公交车厢内他们检查危险品保安全,搀上扶下做服务。从1月的试水到4月10条骨干线公交车上出现了732名统一着装的乘务管理员,这一津城新职业经过了300多天的历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安全守护员”。近日,记者走进车厢、走进场站,零距离了解了乘务管理员的工作和生活。



走心乘管员7个月练就“火眼金睛”



906路车上的乘务管理员崔金良,40岁出头,车队的邓师傅指定和他跑班,因为他干这个乘管员真走心了。邓师傅说:“小崔在车上,眼勤、手勤、嘴勤、腿勤,有他照料乘客上车磕不着,下车碰不着,我就能一心一意的开车了。”崔金良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家在东丽区华明镇,原来是开大货车跑运输的司机,和母亲一起生活的崔金升一直想安顿下来,省得母亲总是为他担心,卖了车以后赋闲了一段时间,听说保安公司专门招聘公交乘务管理员,他就报了名,经过考核培训4月份他被分配到906车队成了一名乘管员,采访中他多次表示特别为自己做乘管员工作自豪,帮助车上带东西的乘客搬搬提提,老年乘客搀上扶下,他都是积极主动去做,他说:“做这些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非常有意义”。他服务的 906路公交车经过中心妇产医院,经常有准妈妈做这趟公交车,只要是有孕妇上车,他都特别照顾,帮助找座,协调让座,7个月来,只要有准妈妈上车,他一眼就能看出来。每次车经过大胡同,都会有满载而归的乘客,如果有典礼礼炮这类携带物品都属于违禁品,为了一车人的安全,他都会劝解乘客选择其他方式。还有的乘客想携带宠物上车,都被他劝住了。

乘管员中也有“小鲜肉”

由于公交乘管员是一个新型的职业,很多应聘者都是抱着尝试的心态。家住津南的张清凯,今年才20岁,一身黑色的乘管制服,看上去英姿飒爽,是第一批乘管员介绍来应聘的。采访中小张跟的一趟906路公交车是当天上午10:07在主站出发,11:35分到达副站,11:45分从副站返回主站,中午13:17分他跟车回到了主站。下了车他到候车厅,翻开保安公司配餐的配送箱,拿出一份盒饭狼吐虎咽地吃了起来。看到记者的镜头对着他,他又笑起来。



就在这趟906公交车上,一位老年乘客拉着小张的胳膊向记者倾诉:“906路自从有了乘务管理员,我特别爱坐这趟车,心里踏实,政府对我们老年人太好了,不但免费乘车,还配了乘管员,这个孩子特别好。”

 初来乍到的外地乘管员,被说多余心里也难受

48岁的张小红,来自山西长治,大儿子当兵了,今年暑期又把女儿送去上大学了。过去他是一个钢铁厂的司机,下岗后就在老家找了一家民营企业公交包车线路驾驶员的活,后来线路不包了就开始打零工。女儿上学后家里没啥事了,从天津亲戚那听说有这个活儿,送完女儿就来了。8月份接受了培训,9月份正式上岗。张师傅不善言谈,2个月过去了,说起那些印象最深的事,他想起一次906路的晚高峰运营中,车厢里非常拥挤,有乘客大声呵斥他“你就是多余的”,乘客不理解他的工作,虽然当时什么都没说,张师傅表示心里也不好受。乘管员这份工作张师傅适应的很快,车厢里他看到大多数乘客们都敬老爱小,主动给老人孩子让座,也让他感觉到天津这个城市的温暖。



据市公交集团信保部负责人介绍,公交车厢中的乘管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为公交车辆安全运营及客伤摔挟事故的减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安全的角度拒绝危险品上车,保障了乘客的人身安全。乘务管理员上车工作以来,有统计的好人好事就有110多件。据了解,619路车队今年有了乘管员之后客伤事故发生率为零。662路投诉率与去年同比下降8%,客伤率下降11%。866路投诉率与去年同比下降10%,客伤率下降14%。906路客伤事故只发生1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0%。(津云新闻记者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