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扮“贫困学生”骗老伯数万元,老伯最后一刻还撤案替骗子说情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却有人甘心连续两次堕入同一个骗局,只因善良的他遇上了消费“慈善爱心”的骗子。

家中一贫如洗,母亲患上重病,

“山区学子”急需“救命钱”解燃眉之急……

当这样的套路一次次打开好心人的心防时,受到伤害的其实是整个“网络慈善”的公信力。

视觉中国

母病家贫求资助

“你好,我是来自山区的一名贫困学生,现在上海读书,我的妈妈身患糖尿病没钱救治,现在急需一笔‘救命钱’,联系方式……”

今年8月,家住静安区的孙先生在网上无意中看到这样一条求助信息,乐善好施的他没有多想,马上通过微信联系到这名“贫困学生”,对方展示了自己的学籍证明、学生证等相关材料,孙先生也从她的朋友圈里看到山区的照片,以及别人帮她募捐的图文。“贫困学生”的“遭遇”令孙先生心生同情。8月中下旬,他先后三次向这名“学生”汇款了人民币2万余元。

视觉中国

善款汇出后,“贫困学生”却“失联”了。多次联络未果后,孙先生来到了对方在上海就读的学校,却被告知根本没有这个人存在。“当时还觉得这个学生很可怜,可能是有什么原因导致她最终没能上成学。”善良的孙先生还在为这名“学生”的学业揪心。

静安公安分局芷江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陈晓波辗转得知孙先生的遭遇后,觉得此事颇有蹊跷。经调查核实,这名“贫困学生”的个人身份信息、学籍等均是伪造,留给孙先生的电话和银行账户也充满疑点,不是缺少登记信息,就是冒名顶替。警方判断,这极有可能是一起以“慈善”为幌子的诈骗案。

撤案电话露疑点

就在警方调查期间,10月29日上午10时45分许,芷江西路派出所值班警长赵克刚接到了孙先生的撤案电话。

孙先生告诉民警,他已经找到了那名“贫困学生”,对方表示之前“失联”是因为家中母亲病重,所以没能来学校报到,此次联系是希望再次得到孙先生的资助。

视觉中国

孙先生口口声声说这是一场误会,但民警却发现电话那头似乎正有人催促孙先生挂断电话,民警怀疑此时骗子正在孙先生家中,于是马上兵分三路,一路赶赴当事人住处,一路到孙先生家附近的银行及商场ATM机查找,第三路继续通过电话联系孙先生。

民警连续拨打孙先生十几通电话,均无人接听,最后一通电话好不容易接通,却被孙先生直接挂断,这让民警十分不安。当第一路民警赶到孙先生住处时,家中已无人应答。小区保安表示十几分钟前曾看到孙先生与一名年轻女子一同离开了小区。民警马上调阅小区监控录像,发现嫌疑女子身穿黑色上衣,牛仔裤,带着口罩,一顶红色鸭舌帽格外惹眼。

12时05分,民警终于通过小区楼组长联系到了孙先生,得知他现在西藏北路青云路口。附近蹲守的民警马上前去与孙先生会面。据孙先生介绍,今天来拿钱的不是此前的那个“贫困学生”,而是她在上海的“表妹”。几分钟前,孙先生已将两万元现金交给了她。“她说先转一部分给在老家的‘表姐’,剩下的都去交‘学费’。”孙先生此刻依然不相信自己上当。

民警判断,嫌疑人肯定会立即处理这笔钱,最大可能是去附近银行存款或汇款,于是迅速沿街查找。10多分钟后,民警在共和新路上发现了这名头戴红帽,面带口罩的年轻女子。当民警掏出警官证,女子的眼里闪过一丝慌张。

骗局上演连续剧

在派出所,这名温姓女子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如实交代了自己与女子邓某冒充贫困学生骗孙先生“捐款”的事实。邓某就是之前一直与孙先生保持联系的那名“贫困学生”。

根据温某供述,当晚8时许,经过4个多小时守候伏击,民警在徐汇区曹虹路一处公寓房内将邓某抓获,当场查获诈骗用的假身份证、假学生证等涉案物品。犯罪嫌疑人邓某对自己多次在网上使用假身份向他人骗取慈善资助的行为供认不讳。

对于为何换人与孙先生碰面,邓某表示自己屡次作案,担心形迹败露,所以花钱雇了老乡温某上演了一出“连续剧”。

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邓某用于诈骗的学籍证明、身份证件以及“爱心人士”的联系方式等,均出自一名姓卢的男子之手,所骗得的钱款也由卢某来分配。“一般我和他是五五开,我们各拿一半,有时给的捐款多了,他还会在微信上包几个大红包给我作为奖励。”

根据交代,民警又找到了多位与孙先生有着同样遭遇的被害人,并逐步摸清了卢某的个人情况。10月底,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将卢某列为网上追逃嫌疑人。

“导演”经常教演技

11月9日,在广东珠海警方配合下,静安警方在当地一商务楼内将犯罪嫌疑人卢某抓获并押解回沪,随其一同被带到上海的,还有各种用于诈骗的账簿、剧本及伪造的学籍证明等。

据卢某交代,这个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先由卢某通过互联网或者微信等途径“撒网”,寻找类似孙先生的好心人,取得信任后提出援助要求,再将信息发包给实施诈骗的“演员”。这些“演员”乔装成贫困生与资助人联系,并通过假身份和假学籍取得信任。最后,将骗得的钱款平分。

作为“导演”,卢某曾多次指点团伙成员如何在语言、行为等方面更像一名“贫困生”,这令曾有改过多次助学经历的孙先生也无法分辨。“我问过她的学校情况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她都能应答如流,谁能想到她竟然真的是一个骗子!”

作者 |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潘高峰 通讯员 宋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