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抽空看病 时间都用来填表了!基层医生的苦谁知道

“一个月各种报表将近40种,而且隔一段时间还会增加种类,简直疯了!”

“基层医生不再是医生,成了统计员、资料员……”近日,不少乡村、社区的基层医生发出感慨。

健康时报记者调查发现,每年大大小小的例行检查,让诸多基层医生疲于应付。

年终之际,一波波的考核正在猛烈地袭来,更是把基层医生压得喘不过气。

无止尽的“汇报表格”,已经挡住了基层医生的“听诊器”。


健康时报 李蔚海 摄


“填表是把好手,看病只能抽空。”

花名册18份、总结7份、表16份、随访表2份、其他表8份……在村医冯静(化名)的案头,堆放着诸多报表等待他一一处理。在所有的任务最不显眼的位置,写着“剩余时间给病人看病就医”。

冯静是安徽省亳州市某镇卫生室一名55岁的村医,已为村民看病20多年。从前他以为当村医就是“让偏远地区的患者看得上病”,而现在他能够为患者看病的时间越来越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 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比上年增加 0.5 亿人次,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仅增加 0.3 亿人次,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反而减少 0.4 亿人次。2017 年上半年,在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较 2016 年上半年下降 1.2%,而村卫生室诊疗人次更是下降 2.5%。

乡镇村就医人次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疲于报表、应付各类统计却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天天都是各种表格,内容要求面面俱到,一方面不到位就得重新做”,一天到晚写不完的报表,让冯静倍感无奈。

“一些基本信息我们需要反复统计,若上面的统计信息错误也得我们入户核对。很多表格一次不行,就得重新填写, 一天没完没了地重复填档案。2017年光居民健康档案换了三次表。”

健康时报记者联系到冯静时,他的手头还有五份待交的表格未能完成,此时已经是19:45。面对记者的困惑,冯静回应最多的一句话是:表格这么多,我能怎么办?白天做不了,晚上做!

在他的任务清单中,密密麻麻地列举了各类表格的类目,除了健康扶贫、家庭医生入户服务、日常慢病随访之外,还需要填写档案年终总结、慢病管理年终总结、签约服务年度总结等总结报表、避孕药具发放、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登记表、产妇产后和新生儿访谈、0~6岁儿童外出调查、本村死亡人员死因调查等登记表。

“不管哪级检查都落在基层,都需要村里陪着,搞得人筋疲力尽!”冯静说,本来医生是为病人看病的,而如今给病人看病反倒成了副业,公卫资料、人员统计、扶贫表格等充斥着基层医生的日常工作。填写这些表格,需要花费大部分的时间去完成。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某县的一名村医王千(化名)有着各类笔记本:避孕药具发放登记、儿童营养包的发放登记、产妇产后和新生儿访问登记……填表忙的时候,肯定没有时间看病。

“一切都听从院里的安排,小小的基层医生,原则就是少说多做,哪有提出建议的权利”。当问及为何不向上级反映这个问题时,王千说。

“电子档案未普及,一年用纸达千斤。”

除了听诊器外,成年累月的填表生涯,让笔和纸成了基层医生工作时最重要的工具。

何琴(化名)是云南省大理某县的一位乡村医生。她分片负责3个村、200多户、1000多人的健康档案。每天进村调查,然后疲惫地走回家。晚上还要在小台灯下做报表,12点后才睡下,“常常梦见白天调查的情景。”

而这些数据表格,既无书本可抄,也无资料可借,都是走村串巷去收集、核实、甄别、填表、录入、装袋、归档……何琴说,健康档案改了一批又一批,很多纸还没来得及装进档案袋,就被丢进废纸篓。今天这么填,明天这么改,不知用完了多少支笔芯、用完了多少张纸。有的村卫生室,一年的用纸量达千斤。

例如,给高血压患者测量一次血压,就需要填写好几张表格,随访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健康教育咨询登记表、电子版随访表的录入,随访后月底向社区卫生服务站交的报表……

随着年关来临,12月份年终考核又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考核检查正在赶来,一份又一份的报表需要基层医生填写完善。

张辉(化名)的父亲是江西省九江市一位普通的基层医生,天气越来越冷,病人越来越多,父亲经常要出诊。可是年底了,糖尿病花名册、健康扶贫健康宣传手册发放登记表等这些表格必须要按时交齐,不然有些补贴就发不下来。“父亲视力不好,每晚都是低头趴在桌子加班写各种表,我很心疼。”张辉说。

“不久前,卫生院在当地医学院招来了一个年轻医生小赵,在交接工作时,小赵看完厚厚的一叠草稿,直接瘫坐在椅子上,交接清单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7份年度总结、43份花名册,47份登记表、4份随访表、3份摸底表以及23类其他类别的登记表,全都要一笔一划地去写。而在小赵来之前,这些均由一位60岁的基层医生老王来完成。”冯静透露。

随着“互联网+医疗”推进,电子档案已经在逐步取代纸质档案,这也是基层医生希望看到的,但基层尚未普及。不能电脑上操作,纸质表格要求特别多,成了诸多基层医生共同的苦恼。

2018年11月29日,记者以基层医生的身份,致电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卫计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均称,可以直接和市里的卫计委打电话,他们不直接管理,没有办法回复。

当记者拨打河池市卫计委的电话时,工作人员称,给都安县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谁给布置的就打给谁,他们也不知道。“填写表格任务繁重这种问题我们不清楚,只能向上级领导反映一下这种情况。”记者致电都安县卫计委,工作人员却回复需要向上级部门反映。

“设专职文员、简化表格,让基层医生专心看病。”

基层医生的不少时间精力花在公共卫生调研、填写上报表格上,多位基层医生建议,这些工作可简化或派专人完成,让他们把工作重心放在医疗行为上。

“如果基层医生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填表,报着上级要求的数据,没去治病救人,最后只会让百姓失望。”河北省唐山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幺超(化名)说,基层医生不仅要忙诊疗,还忙公卫,更要小心翼翼地准备上级领导的“突击”检查。

在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类表格由公共卫生科专门负责,医生集中精力看病。即便是设立专岗专职,对于公共卫生科而言也是一场“硬仗”,因为科室的每人每月大概有二三十份表格要填。幺超说,报表目的是让上级主管部门了解基层每周、每月的工作进度,但报上去也不一定有人看。应该尽量简化基层的报表,没用的表格尽量不填。

在杭州市江干区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填表压力没有那么大。“我们让一线医生专注医疗。”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刚(化名)解释,在他们那没有那么多表格,首先是信息化程度高,数据系统直接统计,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统计。其次,全科医生都有助手,如护士或辅助人员,报表填报的工作由助手处理,医生把精力都用在门诊上。此外,很多报表涉及医院整体层面,一般是由医院的职能科室的人来负责收集填报。

幺超认为,卫生部门很多的基本信息和工作,可以嵌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但是现在很多基层的数据化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多数需要在纸质表上完成。如果电脑上数据都有,有些表格就没有必要再做了。

这几天都忙到很晚,还有5份报表没完成,冯静想着,基层医生什么时候能从这些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能专心地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