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华罗庚的伯乐是谁?

他培养了华罗庚,也培养了严济慈、吴有训、钱三强、赵忠尧、吴文俊等物理学家、数学家,桃李遍天下。他是第一位将近代西洋数学引入中国的学者,也是中国近代数学奠基人之一。除了拥有卓越的数学成就,他的诗书造诣也非常高。他就是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何鲁。

华罗庚的“伯乐”

1894年出生于四川广安的何鲁于1932年来到重庆,在山城生活20余载,度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曾任重庆大学理学院首任院长、重庆大学第五任校长。

1938年的盛夏,在重庆的一幢小楼里,何鲁正挥汗审阅华罗庚的巨著《堆垒素数论》。“简直是天才所作!”读完《堆垒素数论》,何鲁忍不住拍案叫绝。接着,他拿出笔墨,行云流水般一挥而就,为《堆垒素数论》写下了长篇序言。这样的人才怎能被埋没?何鲁利用自己部聘教授的声誉,坚持请国民政府给华罗庚颁奖。在何鲁的鼎力推荐和多次建议下,1941年,华罗庚终于获得了国民政府颁发的仅此一例的数学奖。华罗庚也因此一直对何鲁心怀感恩,以师视之。

创办载英中学

何鲁不仅重视高等人才的培养,还非常注重中小学基础教育。他也是迄今为止少见的担任过小学(达育小学,现中华路小学)、中学、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

1936年,为解决重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何鲁联络彭用仪、罗元辉等重大教授在唐家沱创办了载英中学,何鲁本人任校长。载英中学的师资雄厚,学校还尽最大努力接收抗战时期从沦陷区流亡到重庆的大量适龄青年学生,提供免学费甚至免食宿的中学教育。于右任在重庆看到弟子何鲁对抗战大后方教育事业的贡献,主动出任载英中学校董,支持他的义举。

2014年3月,为了纪念何鲁诞辰120周年,重庆市第四十六中学恢复了载英中学的校名。如今,穿越八十余载沧桑岁月,载英中学依旧静静伫立在唐家沱。

与刘伯承诗歌唱和

1919年,何鲁在法国里昂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回国途经广州时结识了刘伯承,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1950年“五一”劳动节,重庆举行1949年后的第一次大庆典,刘伯承宴请社会名流。宴会上,何鲁和刘伯承比邻而坐,二人自1919年在广州相识后,已经31年未曾见面。

久别重逢,刘伯承甚是欣喜,微笑着对何鲁说:“奎垣先生,今逢盛事相见,你是诗人,不可无诗啊。”于是,何鲁一气呵成,写就两首诗:“历史翻新页,将军百战余……”众人争相传看,最后刘伯承高兴地将诗稿叠好放于口袋中。没想到,第二天他让人送来了两首诗,何鲁接过诗稿,不大的一张纸上写着“和何鲁先生五一赋诗”。原来,当晚刘伯承回家后,将何鲁的诗吟诵再三,当即和了两首:“中华新纪元,胜利歌有余……”自此后,刘伯承的这张和诗稿便珍藏于何鲁先生左右,几经搬迁,依然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