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片酬演戲,素顏出鏡,娛樂圈另類明星:什麼樣的女人活的最高級

愛,

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

LOVE

娛樂圈裡的明星分為兩種,

有一種是娛樂明星

在聚光燈下娛樂至死,

還有一種明星叫公益明星

在遠離聚光燈的地方,

默默做著公益。

江一燕,就是後者。

江一燕性格溫吞,

幹什麼都比較慢,很像蝸牛,

於是她叫自己“爬爬”,

從此她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江小爬”

她的作品雖然不多,

但每個角色,

都被她注入了靈魂,深入人心。

即使這樣,個性低調的她,

依然不溫不火。

真正讓她“火”起來的,

是她目睹山區孩子們生活讀書的困難,

毅然到山區支教,

一做就是10年的堅持

她就像娛樂圈裡的一股清流,

潺潺涓涓,細水長流,滲入人心。

雖然慢,但一直都在默默地努力。

過於柔軟,

是旁人對她評價最多的一句話。

在這個娛樂圈裡與世無爭。

在二十幾歲,

就把什麼都看的雲淡風輕。

江一燕自白:

不喜歡接受訪問,

不喜歡穿禮服出門,

不喜歡應酬,

不喜歡強顏歡笑。

但是,這就是她的工作。

她常常想安靜地躲在自己的星球,

有一天當她累了,沒心情的時候,

同事關切的問,

是不是因為別人都紅了?

她反問:難道我們只是為了紅嗎?

火?

她根本不在意!

大學的時候,

她和同學碰到一個算命的。

關於起藝名的事,

大師說在名字中加上六七筆,

一定會紅得很快,

如果只加一筆,

會很自由。

於是,她便只加了一筆。

紅,不是她的追求,

活得自由才是她想要的。

她去過無數的地方,

拍攝了無數動人的照片,

很多讓人生畏的地方,

都有她的腳印。

非洲,都不知道這姑娘去了多少次了。

她會分享每一天的生活、奇遇。

她希望她在這裡感受到的感動,

也能傳達給別人。

她還出現在寒冷的北極圈

讓我們重新定義我們的認知。

在條件艱苦的山區

作為處女座的她,

也讓大家重新認識和定義。

隔段時間,

她又抗著高反,

出現在可可西里

雖然只是在邊緣,

但一點都不耽誤,

她在照顧保護站的小藏羚羊的同時,

帶著我們認識可可西里。

如今的可可西里,

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遺產,

腹地已經被禁止穿越了。

這些無人區對於人們來說,

環境是殘酷艱難的,

但對於野生動物來說,

這裡就是天堂。

攝影師@哈哈

那又怎樣?

對於無人區,

我們能做的,

就是讓它繼續成為無人區。

攝影@田捷硯

很多人都在質疑,

一個明星,

這是在作秀吧?

這是在博眼球吧?

如果真是這樣,

那何須堅持10年?

行動和時間,

是粉碎謠言最好的方式。

江一燕的支教生活,

迄今為止已經10年了

而且創立了“爬行者公益團”,

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鼓舞加入進來。

每年江一燕一定都會再回去。

她說在那裡她不是受苦,

而是在享受。

享受和孩子們的相處時光,

享受她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江一燕還策劃籌備一系列,

個人公益攝影展。

從2015年開始到現在,

已經走過了北京、廣州、

寧波、無錫、上海、

重慶、阿拉善、紹興。

每年都有,從未停下腳步。

9月7日,武漢,

是江一燕個人公益攝影展的第9站,

這次是以“love for wildlife”

野生動物保護為主題。

展會上除了一些人文照片,

更多的是在非洲拍攝的野生動物。

在開幕的那天,

江一燕說:

如果人類不停止向自然貪婪地索取,

我們將親眼見證更多物種的滅亡。

她希望她鏡頭下的這些美麗又友善的動物,

能長久安寧地生活下去。

如果你熱愛動物,

就去野外欣賞他們,

而不要把他們的製品買回家。

江一燕喜歡大自然,

她,是真的喜歡。

她覺得大自然有一種

神秘而沉靜的力量。

她喜歡旅途中的風景,

她喜歡生活的種種感覺。

天馬行空、浪跡天涯、

雲淡風輕、無拘無束,

這是江一燕對自己的描述,

這就是江一燕。

她活出了自己的樣子,

也無形中給了更多人力量。

我們都說,

從勵志毒雞湯中獲得的“正能量”,

都是短暫虛幻的,

而我們從熱愛生活的人身上,

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勇氣和力量

除了支教公益和保護野生動物,

我們還能在很多公益中看到她的身影。

電影《七十七天》上映後,

有一個特殊的觀影系列,

是江一燕跨越了十一個省,

邀請六百多位脊髓損傷的傷友,

觀看電影。

與新起點公益基金,

一起推動無障礙出行。

益起讀書,

是為書籍稀缺的地方的小朋友,

送去圖書、文具盒物資的公益活動。

而江小爬當仁不讓地擔任了,

“益起讀書”的公益閱讀大使

作為國際非盈利環保機構

野生救援的公益大使,

現身博鰲亞洲論壇的

珍“犀”自然公益之夜

為野生動物救援保護髮聲。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由爬行者公益團發起的,為期一週的

“與你同在的夏天”公益夏令營。

來自廣西、山西的24名孩子進入內蒙古,

去感受山外面的世界。

她的力量,

或許並不強大,

但如果不曾停歇,

那麼,

即使再微小,

最後也能釋放巨大的能量。

愛和藝術,

將隨著江小爬和爬行者公益團,

走到更多的地方。

她在書中,

《我是爬行者小江》中寫道:

我的工作只是為了讓我找到我自己,

請允許我做我自己。

請允許我做自己,

雖然爬得慢,

但爬得理直氣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