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孟烦了为什么没和小醉在一起?

孟烦了的性格在于,什么都看的太清楚,想的太多,所以什么事都没法冲动而为。所以他把小醉让给了张立宪。

在南天门之前,孟烦了是始终记挂着小醉的,但是他和死啦死啦一样,首要操心的是炮灰团的未来,看一下对比就知道,迷龙会想尽一切机会回去和老婆滚床,而孟烦了有时间也不回家。

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在死啦死啦身边操心战斗,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和死啦死啦独自上南天门侦查,这样的胆量和智力其他炮灰团成员都比不了的。而临决战之前依旧如此。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残酷差异,操心现实的人,是没资格和机会谈情说爱的,孟烦了和小醉培养感情的时间机会都被战事冲了。而张立宪呢?整个云南都在安逸中,他这种虞啸卿身边的走狗自然有的是时间折腾别的事情。

他可以三天两头去小醉家,攻南天门之前张立宪去了两三次,他的环境,让他就是个公子哥,没那么多炮灰团见到的死亡和现实的残酷,所以他可以在临决战前在女人门外壮怀激烈、用临行的悲壮求一份爱。

第二,炮灰团的炮灰没有经济能力。孟烦了偷小醉钱之后,穷的只还的起一块银元。而张立宪他们可以手里攥着几百几千一卷国币大喊着“我们今天把你女人包了。”这就是兵与将各方面实力悬殊差距的残酷真实。

南天门之后,也许大家觉得孟烦了终于有时间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但是他没法隔着3000死人让小醉和自己生活。这就是身处环境对于人精神的洗礼,孟烦了首先操心的事情是迷龙被枪决以后,死啦死啦的赎罪,还有不辣的生活。所以他的弟兄天天去小醉家吃喝,他却依旧在风里来雨里去。还有就是,死啦死啦死后,孟烦了要考虑未来的现实。

孟烦了考虑到,未来要被迫和共军打仗,必败无疑,他其实已经不想活了,所以他不能拉着小醉的未来陪葬。相反,张立宪虽然很多行为幼稚而且混蛋,但是心里不装死人(公子哥嘛,南天门这种阵仗跟孟烦了经历的以往的溃败能一样吗),心思简单,可以继往开来。而孟烦了做不到,孟烦了看到张立宪可以顺从的和狗一样陪着小醉买菜,他知道这人起码能捧得住小醉,不会愧对她,所以他选择给小醉一个能让小醉幸福的人,即使这个人是他讨厌的咬牙切齿的人。

孟烦了对小醉是真爱,理由如下:从来在父母面前连个小事都不敢忤逆的他,为小醉能做妻子,和父亲激烈地顶嘴;北上内战期间,烦了被钢七连的人俘虏,寻死之时哭着念小醉的名字。还有就是,孟烦了在攻南天门之前选择和小醉清清白白过一天,而不是生米煮熟饭,你以为他不想吗?但是死了回不来怎么对得起小醉?相反张立宪就能为了痴一个女人,变得一点骨气都没有,在门外面腻腻歪歪。真可惜,这世间就是会叫的就有奶吃。

在我看来死啦死啦和孟烦了就是师徒关系,两个人精神内核几乎是一样的,死啦死啦第一次看见上官的时候也喜欢,但是他必须首要考虑炮灰团的利益,不能借机泡妞拖家带口,只好瞥一眼。同样的,迷龙没那么多心思,自然喜欢了就做了。

看起来直爽是一种美丽,但是更美丽的就是隐忍。迷龙死了以后死啦死啦每天定期服毒,一个是还债,即使那笔债不是他的,另一个就是因为喜欢上官而尽责,他定期服毒就是为了让上官把仇恨和怨气出尽,然后可以没有牵挂地离开云南这个时刻能抬眼看见亡魂的地方,这两个男人对女人的爱是真挚而无声的,因为表面的满不在乎所以对方往往会理解成其他意思,上官觉得死啦死啦当时是不屑;小醉觉得和烦了没有机会。但是总之,这两人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规划的未来实现了,烦了可以欣慰地看着自己在这件事上成功了。

孟烦了最后有了家庭有了子子孙孙,我觉得可以理解成这是一个概念:这人在好好活着,仅此而已。小说结尾用的是完全白描的手法叙述烦了的正常生活,估计就是暗示,这只是在尽正常人的义务,真爱已经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