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长江中下游地区雪未均沾!天气预报不可能完全准确

△ 全国强降雪落区预报图(中央气象台/发)

民声天下12月9日北京快讯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一带多地出现今冬首场降雪。然而,对于那些苦苦等雪的小伙伴儿们来说,当天气预报预报降雪却片雪不见后,颇感不满,牢骚声顿起。有小伙伴儿便吐槽称,既然是“预报”重点就应该在“预”,现在事后出现了巨大偏差,再来分析没下的原因,说的不好听一点儿,真的只能说是“事后诸葛亮”。

对于公众的质疑,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接受“民声君”独家采访时表示,本来气象部门在事前分析,便也有提到雪的预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关键是温度南界和水汽北界找交集。以武汉为例,这次交集不及预期好,水汽和温度没有完全对上,水汽低于预期,温度条件也低于预期。不过,武汉今天(9日)凌晨还是有机会下雪。而杭州,则对应两个都超预期好。预报不可能完全准,堪比打斯诺克差1毫米,球都差好多,天气赶上波动和敏感性强的区域,不准是必然的。

据信欣介绍,这个水汽边缘带,一度欧美气象部门的数值很统一,临近西南暖湿南落减弱,雪偏东偏南了,这个很正常。上次低空回流强,华北一带降雪是超预期的。论细节,肯定不好,论过程,不少地方下了。大气运动不是那么好预报的,风场的误差是非常大的。因为大气是准地转,不是完全地转,地转偏差是预报的关键点,也是难点。

信欣进一步强调指出,与此同时,预报出现了巨大偏差看如何理解。报了雪,大多下了,这个结论误差不大。但因为雨雪转换时间问题,强度差的多一些,而且雪本身量级就容易拉开档次,1-5毫米都是小雨,但1-5毫米可以从小雪到大雪。按照大的环流形势,风场的误差15度都算小的,有时能差90度。但差了15度,这次降水区域就差了很多公众所认为所谓的巨大。(撰文/匡吉)

*编者注:

以上文字,为“民声天下”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一经发现,违者必究。

(您可将新闻线索私信我们,也可在文章末尾评论留言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员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欢迎在底部留言,发表您的见解。

↓↓↓觉得还不错,随手订阅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