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汪涵被何炅按在地上摩擦了

中國最好的娛樂主持人,你會想到誰?

相信大半人腦子裡先蹦出來兩個名字:何炅、汪涵。

那彩虹話說得到位——長江以南,何炅汪涵。

好巧不巧,這兩人又對槓上了。

槓得還很尷尬……



相似的主題,相似的色調,連pose都如此相似……

《嚮往的生活》《野生廚房》兩檔綜藝,設置也如此雷同——去鄉下做飯。

當一切參照變量控制到最小,兩個主咖就特別好拖出來做比較。

尤其是主持人時期,就一直被觀眾比較的芒果一哥。

到了網綜界,何炅跟汪涵,誰贏了?


《嚮往》大家看過了,《野生廚房》講什麼?

汪涵帶著李誕、林彥俊,開車到不同地方,借住在當地農民家,因地取材做好吃的。

聽起來很有野趣。

拍出來的效果,表妹都不忍心說,簡直是《汪涵和他沒用的小老弟們》。

《野生廚房》的規則是拒絕不勞而獲。


柴火、鐵鍋怎麼來的?

李誕向當地村民要的……


食材怎麼來的?

農家樂式摘茄子、撿雞蛋,吃一串野生酸葡萄,就能換來一隻雞。


他們還自帶房車,車上有榨汁機等等一切現代設備。

表妹以為這是部《變形計》,沒成想其實是《康熙微服私訪記》。


和《嚮往的生活》比起來,簡直是小資農家樂了。

《嚮往》中,毛不易下田勞作,直接卡進泥坑出不來。


黃磊自己和泥做磚搭灶、下田插秧。

每次做菜都煙熏火燎,從第一季就期望“老闆電器”,直到第二季了,才用上一個小得可憐的小煤氣灶。


而《野生廚房》最讓人期待的美食畫面,是這樣的。

一眼就能看出是棚內補拍。



當然,以上更多是節目組的鍋。

再看三名常駐成員的人設和路線。

李誕不用多說了,一如既往地喪和懶。

我希望通過這個節目最終證明我確實是一個不適合幹活的人




林彥俊則開拓男性傻白甜市場。

汪涵讓他燒開水,他問:

燒開的概念就是它全都冒泡泡了嗎



勸各位不要輕易在農活類綜藝裡,走不能自理路線。


那目前看起來最靠譜的汪涵,表現如何?

emmmm……

不討喜。


不客氣地說,另外兩人頂多讓《野生廚房》無趣。

但汪涵,以一己之力讓這個節目變得尷尬。

變成了一個,只有汪涵在上課,其他人接不上話的“野生課堂”。

汪涵是絕對的主角甚至主導,也是年輕人最害怕的那一種長輩。

無時無刻不在掉書袋。

在林彥俊面前大秀自己熟練掌握的各地方言:四川話、閩南語。

林彥俊:不知道怎麼接話的時候,露出八顆牙齒就對了。



大家飢腸轆轆等火鍋煮開。

汪涵突然強行上課,科普火鍋來源於碼頭文化巴拉巴拉……

李誕:餓得眼裡只有肉什麼都聽不見。



飛行嘉賓好不容易來了兩個女生,柳巖、姜妍全程包攬做飯,讓三人吃上一頓好的。

汪涵就開始替女嘉賓操心婚姻

“姜妍你單身家裡催不催?”

“姜妍我看你跟錢楓挺合適的。”

姜妍每次聽到這話題都只尬笑不接話。



汪涵還講了三四遍。

我們不聊配菜聊配偶吧



這不僅是年輕人最怕的長輩,還是過年最怕的親戚了。


《嚮往的生活》裡黃磊、何炅就不念叨小年輕的愛情嗎?

也念叨。

但黃磊說的時機不同。

飯後午睡,大家都躺得七零八落,不嚴肅,沒壓迫感。


而且說的也不一樣:不是催結婚,是催戀愛。

從他電影學院老師的角度出發,彭昱暢戀愛,是豐富生命體驗,有利演技的。

彭昱暢就很明白黃磊的用心:我當然談過,那也是有人生閱歷的。


如果說汪涵的掉書袋、催婚,是老一輩沒法磨滅的時代印記。

他和何炅最大的差距,在於對新人的態度。

林彥俊的綜藝初表現,是很典型的韓式愛豆了。

謙遜謹慎,不敢多說多錯。

他對汪涵,恭敬大於親近。

你看汪涵釣完魚,一轉身把魚竿留給林彥俊收拾。


當然,對汪涵而言,這已經是“親暱”了。

柳巖這點都比汪涵做得好。

她顯然看出、也想消解林彥俊的忐忑與侷促。

大家圍著爐火吃飯時,她替少話的林彥俊解圍:

你跟我們聊天是不是有代溝



乾杯時,主動走去跟最左邊的林彥俊碰杯。


汪涵對林彥俊,更多是“過來人”自居。

他們出發去東北,林彥俊聽說有種果子叫“菇娘”,唸叨要嚐嚐“菇娘”,一會兒聽說當地有老虎出沒,又想看老虎。

其他人調侃他到底想看姑娘還是老虎。

汪涵的話實在有些油膩:山下的姑娘是老虎。一副深受姑娘其害的老男人姿態。



他是決計不可能像何炅一樣,跟彭昱暢、大華、黃磊在地上躺成一個風車形的。

林彥俊也不可能像彭昱暢一樣四仰八叉地倒在汪涵身旁。


你也可以說,汪涵穩重,何炅親和,兩種風格都沒錯。

那再看最關鍵一點:

聽到下期的飛行嘉賓火箭少女,汪涵一臉無辜——

火箭少女是誰?不是火車少女麼?

李誕趕緊圓場:涵哥你別說了,我們怕被粉絲罵,火箭少女就是唱了“燃燒我的卡路里”的那個。

汪涵:不是小S的歌嗎?


接不下去了。

更別提汪涵跟林彥俊的死亡問答:

—你們不是九個人有個什麼團嘛?

—百分九

—解散了嗎?


作為一個娛樂圈主持人,不瞭解新人,有什麼可理直氣壯抖機靈的?

說難聽點,這是倚老賣老。

巧的是,《嚮往的生活》裡,李誕也做過飛行嘉賓。

李誕在電話裡,讓何炅猜他的身份:我來自一個六人男團。

何炅遲疑著問,據我所知沒有六個人的……

接著很快補了一句,是X玖嗎?



這就是差別。

當你在圈裡有了足夠高的地位,成了somebody,你更該照顧那些nobody的面子。因為你不認識他們,意味著他們糊,這很傷自尊。

作為一個名主持,有不知道的當然正常。

但把不知道當樂子,當玩笑,那就實在……

不太禮貌。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汪涵和何炅的區別。

在飯局上,汪涵會是那個舌燦蓮花,讓你聽得眼冒星星的那個主持大局者,但何炅才是那個讓每個人都有話可說的人。

汪涵的飯局,每個人臉上寫著不熟。

他還是在以主持人的身份做綜藝。

古代有拜月的儀式


OK聊死了

早早就在網綜裡跑個遍的何炅顯然更鬆弛。

他也會教做人。

但教的時候你不會覺得“好裝”,而是“好暖”。

魏大勳吐槽有的時候演員替導演背了鍋,最後觀眾只罵演員演得不好。


何炅馬上把鍋攬到自己身上:他應該說的是他上一部參演電影《梔子花開》吧。假裝自己有點委屈。

魏大勳慌了,越描越黑。何炅這才點醒他:

教你一個方法做人 做藝人 都不要去橫向比較你就講這個人好在哪不要說別人的不好因為你不知道誰是別人我因為也被這樣傷害過你其實是無心的像剛才你這樣你其實沒有這個意思但如果我這麼一弄你就會覺得你好像說的是我



這就是何炅的說話之道。

他假裝魏大勳的槍口是衝著自己,不動聲色地替魏大勳開脫了。

一個好的綜藝人、大哥、前輩,反而是小我的。

商量給李誕理髮的順序,何炅是這麼排的:黃磊、張紹剛、池子、彭彭、劉憲華,最後才是自己。

黃磊是主人之首,張紹剛是客人之首,同樣是客的池子又先於彭彭大華。


一個理髮順序,足見何炅的心思細膩,姿態謙遜。

其實何炅跟汪涵的業務能力真的差很遠嗎?

未必。

表妹小時候,是看何炅汪涵長大的。

《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不多說。

汪涵在《天天向上》之前,有另一個節目,叫《越策越開心》,表妹每期都追。

但小時候父母輩的評價,都是汪涵高於何炅的。

為什麼?

長輩原話:“何炅三四十一個人了,天天在臺上鬧騰,鬧得腦殼疼。”

汪涵就不一樣了,颱風穩重又有點幽默,最重要有文化人的底蘊。

出過書《有味》,自掏腰包保護湖南方言,這點特別有擔當。

救場能力,汪涵也是超群。

《我是歌手》直播中,孫楠臨時退賽,汪涵救場那段話,到現在都是許多人認為他主持能力強於何炅的力證。

但你會漸漸發現,如今電視臺,好像越來越不需要主持人了。

芒果臺今年比較火的綜藝,《聲入人心》《聲臨其境》主持人是誰?

普通話不甚流利的歌手,如古巨基也可以做《我是歌手》主持人,效果好像不比傳統主持人差。

流量明星如黃子韜、張藝興,既是網綜《創造101》《偶像練習生》的PD,也兼任主持人。

這是一個主持人更多讓步給嘉賓的時代,也是一個各種人設需要借綜藝節目來展示的時代。

在這時,一個每時每刻都控場、愛抖書袋、即使抖得很有水平的主持人,似乎就不那麼合時宜了。

但這也不能全怪汪涵,而是他在《天天向上》已經習慣這種帶著大家節奏走、佈置書面理論,讓小弟們去踐行的模式了。

反觀何炅,在《快本》他是謝娜維嘉對梗時的調和劑,是嘉賓的綠葉。

而在《嚮往》的大家庭中,他充當的是一個不同於黃爸爸的類似於母親的角色。溫柔,平和,寬慰兒子們,也愛羊逗狗。

回想當年,芒果臺一哥到底是何炅還是汪涵?

汪涵這麼回答記者的:何炅是一哥,我是他大哥。

又是一個情商滿分、不卑不亢的回答。

但如今,汪涵還被束縛在大哥的枷鎖裡,一轉身,何炅已經在網綜混得風生水起。

你大哥依然是你大哥,一哥卻早就不是那個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