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兴大张伟尚雯婕坐镇,《即刻电音》能打开中国电音市场吗?

作者 / 张嘎央

“人间止丧剂”、“抖腿跑步必备神器”、“熬夜写作业加班必备”……听起来,这似乎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但其实,这是人们在描述电音,尤其是描述年轻人对电音的感官体验。

在爱奇艺打造出嘻哈综艺爆款之后,腾讯视频对电音出手,与灿星制作联合打造了一档电音综艺,叫《即刻电音》,今晚首播。



截至首播当晚9点半,由火箭少女开场的《即刻电音》第一期,播放量突破2900万,成绩尚可。既有感到新鲜的好评,也有真情实感提意见的鼓励,当然,也有对明星和选手选择的吐槽。



腾讯视频将其称为“中国首档电子音乐制作人竞演秀”,旨在推广中国的电音文化,为原创电音制作人发声,助力中国电音走向世界。冠军将被送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子音乐节之一Tomorrowland的主舞台。

用“电音”这个主流大众陌生的主题,来为今年腾讯视频自制综艺收尾,腾讯视频走了一步险棋,踩对了点,就是另一个爆款,否则,也就泯然众人矣。而中国音乐市场和受众,准备好接受电音的洗礼了吗?



音乐综艺新主题

在嘻哈成为爆款之后,各家平台都在默默关注着电音市场,都将电音看作是开启音乐细分综艺的另一个切口。的确,年轻、青春、社交,电音与这些关键词联系紧密,在吸引年轻受众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而《即刻电音》也抓住了这些特点,节目将请来的明星称作“主理人”,张艺兴、大张伟和尚雯婕,一个顶级流量,一个综艺段子手,还有在时尚与电音上很会“搞事情”的音乐人,作为一档综艺,前期的话题和关注度有了。节目甚至还特邀了在中国知名度很高的电音制作人Alan Walker,与火箭少女101合作演绎了成名曲《Faded》。



与此同时,必然会出现的一个讨论就是,除了Alan Walker,三位主理人能否服众?想想大老师的电音代表作,似乎只能想起《葫芦娃2018》……在他们保证流量的同时,人们对其专业性是存疑的。

尤其是参赛者包括Panta.Q、谢帝&Anti-general、DIRTY CLASS、Dharni&Koflow等圈内知名人物。正如嘻哈圈有“嘻哈侠”欧阳靖,电音圈,也有自己的“电音侠”,比如Panta.Q于2016年制作的单曲《什么鬼》,被收录进伯克利音乐学院年度专辑,成为该年度专辑的第一首中文歌。



有趣的是,参赛者还包括那首在彩铃时代便火遍大江南北的《午夜DJ》的原唱王绎龙,以及网络主播冯提莫这类个性角色。王绎龙的电音风格一直被调侃为“土嗨”,大张伟更是嘴贫道:“你看到弹幕了吗?”意指其出场时,弹幕肯定炸开了锅。而冯提莫在表演之后,则被张艺兴问懵,问她为什么没有带来原创作品。毫无疑问,这些场景都增加了节目作为一档综艺的可看性。



有趣的是,《即刻电音》正片上线前,节目联合Figure以《创“噪”音乐》为主题,邀请业内金牌制作人、原创音乐人、乐圈大咖等人物,带来了3集音乐人物微纪录先导片。先导片以音乐原创为切入口、聚焦版权问题,讲述电子音乐文化,探讨电子音乐与年轻群体的关系,算是给我们补了一课吧,但是节目效果和对电音市场有多大推动作用,还是要靠观众的反馈。


腾讯视频想要什么?

目前,微博#即刻电音#超话阅读已经有1.9亿,讨论有162.6万,张艺兴发一条相关微博,就获得了105万次转发和28万评论……《即刻电音》的确给电音带来的广泛的流量,但腾讯视频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首先,是年轻人喜不喜欢电子音乐,从市场数据来看,是有潜力的;其次,是谁来参加这个节目,从人选上看,腾讯视频选择了专业度与话题性双管齐下;然后,参赛者到底唱不唱歌,让他们来舞台上表演什么。虽然电音不在乎有没有人声,但普通的综艺观众在乎。没人唱歌我看什么,难道在家抖腿吗?

电音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那些可以制造不同音色的机器上,几分钟的舞台表演,录制时往往需要几个小时,因为机器组装困难,还需要专业调试。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直言:“一个综艺节目是否真的能够很好地展示和呈现这些电音的音乐人,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为此,腾讯视频采用“feat”的方式,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共创”。“feat”是近两年在电子音乐圈流行的一个合作模式,最早指的是电子音乐人和流行歌手的跨界合作表演。你来打碟我来唱,在日韩,这种模式已经广为人知。“feat”的确是一种既满足综艺需求,也能向大众推广电音的有效方式。

腾讯视频最后一个需要关注的是,要让这些音乐人到哪去。答案似乎蕴含在“主理人”的含义之中,这个词流行于潮流品牌和音乐厂牌,指管理者和经营者,他们挖掘人才,通过资源和运作,将人才包装优化,推向市场。张艺兴、大张伟和尚雯婕做选手的主理人,腾讯视频,也许是想做整个中国电音的主理人。

从《明日之子》到《创造101》,腾讯视频在内容布局之外,也对艺人开发有一定的兴趣。成为下一个“电音超级明星”的“娘家”,也不是一件坏事。而《即刻电音》的音源,都将在酷狗音乐上架。


电音市场进行时

灯红酒绿的酒吧,调动气氛的DJ,放飞自我的音乐节……都充满着男女的荷尔蒙和新鲜的活力。电音总是与“酷”如影随形,而年轻人总是愿意接受这种标签的。

《创“噪”音乐》表示,中国的电音节数量,已从2016年的32场,增加到2018年的150+场。2018年,中国电子音乐用户规模将达到3.58亿,2019年将突破4亿,到2020年,电子音乐线上播放量将突破3500亿次。

而国内也成立了一些电音厂牌,比如Ran Music(燃音乐),ROKON滚石电音,这些厂牌也参与到了《即刻电音》的制作中来了。而更重要的是,电音是目前资本市场最看好的一类音乐类型,除了推出电音综艺,音乐平台也积极行动,网易云音乐推出了电音电台,丁磊甚至去过了把DJ瘾,正所谓“白天养猪,晚上打碟”,丁老板不可谓不会玩呐。



即便如此,大众对电音依然缺少认知,说到底,这还是一个舶来品,正儿八经的电音,也许不如一句“我是DJ你会爱我吗”受众广。与此同时,《创“噪”音乐》也提到,中国音乐市场缺乏创造力和版权意识,这也阻碍着电音市场的发展。

曾经,江苏卫视也联合灿星做了一档电音节目叫《盖世英雄》,也并没有掀起多少水花,甚至被电音迷认为“分错了主次关系”。



在网娱君看来,电音不如说唱那样“下里巴人”,说唱就算不懂单压双压,只要歌词写得好,还是挺容易打动人的,但电音中,人声和歌词并不是必要的,这就让它的门槛比较高了。

EDM(电子舞曲)、deep house(深浩室舞曲)、drum&bass(鼓打贝斯)、hardstyle(硬派舞曲)、hardcore(硬核)、electro(电子)……有几个路人能分清这些电音风格呢?

而看似懂电音的受众,是否真正理解电音文化呢?其实也不一定。据电音制作人Diva Li说:“大多数的人还是想要嗨,我放的音乐不能让大家跳舞,大家都是在那站着,插着手在那站着,他们不太懂我在放什么。”即便同是电音,人们还是“会很排斥自己不习惯的东西”。在国际上已小有名气的电音制作人CARTA表示,当年自己在酒吧打工时,“客人喜欢什么就得放什么。”



目前在中国,只有商业电子音乐才能赚钱,而在欧洲,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不论你玩什么种类,都有帮你联系演出的、宣传的、专门做发行的,而且,都能赚钱。但中国DJ,什么都要自己来。

《创“噪”音乐》讲了一个故事,当中国DJ在法国表演获赞时,却被误认为日本人,因为他们不敢相信中国DJ能做得这么好。

与钢琴的88个音相比,按频率来分的电子音乐有着从20到2万赫兹的表现力,从音高来讲,电音是传统音乐的两百多倍。那么,我们熟悉的综艺形式,能有最大化小众电音的可能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