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试大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考点梳理】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1、 背景:

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摧毁欧洲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打破天主教会的思想垄断。

②意大利保留了古罗马希腊的古典文化。

2、实质: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

3、时间:14—16世纪

4、地点:开始于意大利——后拓展至西欧

5、领域:文学、艺术领域

6、指导思想(核心):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要求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内涵包括: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

7、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①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代表作是《十日谈》。全书贯穿了人文主义思想,矛头指向天主教会,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人生面平等,反封建等级观念,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②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8、影响:

①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将人们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其倡导的进取精神,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适应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对宗教改革也了一定推动作用

●宗教改革、

1、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天主都会的腐败和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文艺复兴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③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概况

★德意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序幕——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主张:①因信称义;

②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

③简化宗教仪式,神甫可以娶妻。

★加尔文宗教改革

①核心:主张先定论,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②《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③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④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选举产生。

★英国宗教改革

3、历史意义

性质:早期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支的反封建的思想和社会运动。

作用: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天文主义,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只不过它侧重宗教领域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从自由。

二、启蒙运动

1、背景:

①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②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2、主要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其核心是权力"制约与平衡",这就为防止专制、确立民主提供了可行方案,成为后来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②伏尔泰: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强烈抨击天主教和封建制度,倡导自由、民主与平等,政体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卢梭;卢梭在其著名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并认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卢梭坚持人民应推翻暴君,创立民主共和国,因此,他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对后来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康德:提出"人非工具"的观点,宣扬科学和理性,倡导尊重他人,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启蒙思想家们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抨击专制度制度和天主教会,破除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②启蒙思想家不仅对封建制度进行更猛烈的批判,其主张还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③启蒙运动不仅对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也失去了北美大陆争取独立的斗争,同时还激励着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人民为发行旧社会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