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能否为“过劳死”托底?

今年以来,在金融业内因过劳导致的猝死已发生多起,近日又有一位券商研究员晚上在家猝然离世,再次引爆了过劳死的话题。保险专家表示,对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来说,有必要为自己添加保险保障,包括寿险、重疾险以及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等。

“熬夜险”引人关注

今年以来,有关金融业从业人士猝死的消息不绝于耳。据媒体报道,3月份,中邮基金总经理因心脏病突发去世;4月份,银华基金某投资经理因病医治无效离世;5月份,网信证券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在公司加班期间猝然离世;7月份,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总监在家中离世;10月份,互联网保险平台大特保创始人兼CEO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去世。这其中,因为工作压力、强度太大,导致过劳死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记者了解到,过劳死在通常意义上“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旦过劳猝死给家庭带来的打击是十分巨大的,除了呼吁圈内的同人保重身体,通过购买保险转嫁风险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日前,平安保险推出一款名为“熬夜险”的保险产品,因为该险种包含猝死内容,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并迅速刷爆朋友圈。慧择网资深商品核保师廖永浩对《上海金融报》记者表示,如果涉及到保险理赔,需要看医学死亡证明等资料上的死亡原因,而在这个上面一般是不会有过劳死的说法。过劳死一般在医学上可能会是“猝死、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急性脑梗死”等名称,如果是这些疾病导致死亡的,一般寿险是可以赔付的。因为寿险的赔付条件为被保险人的生命终结,并不区分死亡原因是疾病还是意外。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专门针对猝死或突发疾病身故的保险产品,同时,越来越多的意外险产品也附加猝死的保障责任。例如,慧择网上较受消费者好评的“安意保综合意外保障计划”,保障内容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医疗及突发性疾病身故,保障额度高,且保费便宜,特别适合工作压力大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的意外险一般并不赔付猝死或其他突发疾病导致的身故,因为猝死并不满足意外险的“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和非疾病的”四大要素。有些意外险会在条款中的除外责任列明猝死不在保障范围之内。廖永浩表示,目前在市场热卖的“熬夜险”,其保障责任有“猝死、意外伤害身故和残疾、救护车费用”,保障范围含猝死在内。猝死是过劳死常见的死亡原因,客户如果是过劳死,能否赔付还需根据具体死因来判断。

那么,哪种人需要注意这部分风险并加强保障?业内人士表示,从行业来看,金融业、服务业、政府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从业者需要加强保障。首先是金融行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其次是消费行业,如餐饮、文化行业;然后是政府和公共服务行业。

过劳死赔付有讲究

过劳死的赔付是否很难?廖永浩表示,这要具体看不同的险种,如果是寿险,一般不会有太多的理赔争议。据了解,寿险对于被保险人身故的赔付标准要宽泛很多:无论是因意外突发造成的死亡,还是长期疾病身故或突发死亡的,都可以通过寿险得到赔付。无论是定期寿险,还是终身寿险,只要保险责任包含身故的,保险公司都应当给付保险赔偿金。

廖永浩表示,如果是意外险,需要看具体保险条款,以及公安机关或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来判断理赔。同时,对于包含有保障猝死或突发疾病死亡的保险,在保险条款中也会有猝死定义的说明,例如,某个保障突发疾病身故的保险中,除外责任会列明“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开始前罹患的已知或应该知道的既往疾病及并发症、慢性病不在保险范围内”。举个例子,如果客户在投保前已经患有心脏疾病,后续不幸因心肌梗塞突发身故,这种情况是无法获得赔付的。

“投保人要获得实实在在的保障,投保前还是需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特别是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都需要重点阅读并理解。另外,部分猝死保障责任是以附加险的形式出现的,因此,这些条款也需要仔细阅读。”廖永浩表示。

业内专家表示,过劳死的说法既非法律术语,也非临床医学病名,不在法定职业病目录的10大类115种之中,通常被认为是社会医学范畴。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很难开发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为此,建议投保人除了购买相关的保险外,寿险和重疾险也必须相应配备。

记者 李茜

供图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