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賣不上價的話,對我國農民和農業會有什麼影響?對此你怎麼看?

老張談三農


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賣不上價,對我國農民和農業有什麼影響?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用這首《憫農》作為這個問答題的開始,引起讀者對糧食生產的辛苦倡議一下,大家盡節約糧食,珍惜糧食,畢竟糧食來之不易,這就是農民的辛苦所患的勞動成果。

糧食價格可以說在近十年以來變化不是太大,價格特別低,對於糧食種植戶的農民來說種地賺不了多少錢,這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共識。似乎有點讓農民產生了不再種地的願望,畢竟在南方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土地撂荒現象已經是很普遍了。



糧食價格低直接影響著農民種糧積極性,影響著農業的生產的穩定性,最終的結局影響到人們的飯碗問題,甚至漸漸的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國家的安全,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會出現吃不飽穿不暖的餓死人的現象。

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自古以來歷史已經證明的一個現實問題。農民不種地就沒有糧食吃,人類就不能生存和繁衍,社會不能再發展,經濟不能再繁榮,一切都是處在百廢待興的蕭條階段,畢竟人不能離開糧食,民以食為天,這就是真理。



總之,糧食價格低對於農民來說,直接打擊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減少了農民種地的收益,因為農民的目前種植成本比較高,農資產品價格上漲的幅度太大,農民的收益特別的低。

糧價過低對於農業來說,這是一個不好的消息景觀國家為了穩定上層階級消費者的消費利益,但是也不能忽視兩家對農民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是對農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為兩家暴擊會對農業的投入大大降低,甚至農業生產會不穩定性的生產。

糧價過低也會導致農民對農業生產投入過低,增加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提高土地的每畝收益,這也會使得土地年年的高產而降低土地的質量,導致肥沃的土地會出現貧乏貧瘠。


宗元三農堂


關於糧食價格走低確實影響農民積極性。

農產品價格差距對比,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

豬肉每斤0.75元,雞蛋每個0.05元,稻穀每100斤9.5元,柑橘每斤0.225元,碳酸氫銨每100斤7.5元,火柴每盒0.02元,香菸每包最低0.08元高檔每包0.22元,食鹽每斤0.13元,紅糖每斤0.5元,疏菜和其他低價格就更用說了。

80年末至現在的農產品及商業產品究竟怎樣在網的朋友都應該清楚,農產品與商業產品有多大區別?這對農民種田積極性是否有制約影響?

總體來說做工一日為奴,這是歷朝以來無法改變的現實,三大差別永遠消除不掉。





鈍拙緣己G


糧食不漲價,生活成本過高,已經導致很多農民棄田從工,導致大量農田荒廢,。個人覺得解決的方法應當給農民高待遇,就像企業職工一樣,讓他們有退休養老金,而不是現在的給每月的100多塊錢,這點錢真的微不足道,我記得以前說過我國用用!世界百分之幾的土地養活了世界百分之多少的人,創造了世界上的奇蹟。說這些話的時候只提到科學家的努力,但這之中也有民的辛勤付出!現在他們老了,幸運的每月領著100多塊錢的養老金,還不夠每月吃藥的錢。看病雖然有新農合,但是看病的費用是多少,看一次感冒的錢,一個月的養老金還不夠。有這些事實擺在眼前,迫使更多的年輕人,不再種地,因為種地連自己都養不活,更不要說養家!說了這些,我覺得糧可以不漲價,,但農民的待遇一定要提高,應當讓他們種地也有工資,也有退休金,當然,我不是說的每月連吃藥錢都不夠的一百多


淘淘98157341


影響就是農民不想種地了,也想噹噹公務員為人民服務



平和42


種糧食與糧價低是兩碼事!

糧食的質量和產量是科學技術上的事,糧價高低卻是經濟上的事,不能混淆。

農民種糧食辛苦,大家都認可!

一戶農戶面朝黃土背朝天,趕牛人力耕種3畝5畝田地,汗滴禾下土,腰彎背駝,一身泥汗,每年只生產不到5千斤的糧食,窮困潦倒的形象。大家都會可憐這個中國農戶。

但是,如果一戶農戶耕種2000畝田地,年產1000噸糧食,吃穿不愁,住別墅開寶馬,他是通過規模化和機械化完成生產的,是在有空調的大型拖拉機上完成的,你一定不可憐這個農民,因為,這個美國農民的生活水平比你要好得很多!

中國農民能不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大家需要刮目相看,一個農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糧價,自然就會因為糧食成本的降低就改變了。

人力黃包車伕短途拉客一次只能1至2人,日曬雨淋很可憐!而公交車司機一次拉客70人80人,又不用擔心日曬雨淋,大家都不會去可憐人力車伕而堅持不坐公交車,因為人力車收費是公交車的10倍都不止。

坐車從上海到北京,我們都願意選擇高鐵動車,為什麼不選擇出租車和大巴了呢?出行的成本和效率才是人們選擇的根本原因。

糧食,是公眾產品,種糧是勞動,是服務,一樣,必須得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的效率。


香橋冰泉


糧價低,是相對其他商品和服務而言,特別是相對城市職工工資收入而言。比方,糧食收購價1角1斤,但城市職工人均月收入50塊,跟糧食收購價1塊錢1斤,但城市職工人均月收入5000塊,哪個收購價低呢??顯然1角1斤很貴,且比1塊錢1斤貴了10倍。因為職工收入漲了有100倍,而糧價卻只有10倍。這意味著什麼呢?他代表城鄉收入差距擴大了10倍,而且還不止。因為種糧成本擴大了很多倍,所以糧價漲到原來的10倍,但農民的淨收入卻只漲了一點點。糧食現在不是不值錢,而是基本便宜到無價值了。也許種1年糧食換不來看一次病的錢。現在種糧食只是解決城市人民吃飯的問題。而農民自己的生存問題主要靠外出打工掙錢來解決。農民以種糧食為生困難很大。現在需擴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土地種糧才能靠種糧維持基本的生活。農民的勞動強度因糧價低而成數倍的增長。面對如此低的糧價,糧農應該是苦不堪言。因此種田的農民會越來越少,人均種田面積會越來越大,才能維持糧農在物價上漲面前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但是這樣下去,全國總的糧食產量會逐漸下降,這將是個大趨勢。


老鄉2439


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賣不上價的話,對我國農民和農業會有什麼影響?對此你怎麼看?

在這個什麼價格都飛漲的時代,唯有農民的農作物不漲,這確實挺無奈的,不過現在是市場經濟,無論是房價還是物價的上漲,都不是哪一個人可以阻止的。糧食價格如果上漲,對農民的影響肯定會很大的,農民的生活水平起碼應該比現在好。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當所有的東西都上漲時,人民的日常生活支付,早已經開始出現透支現象了,尤其是高房價的到來,更是讓現在的家庭負債率遠遠大於以前,據統計中國人的家庭負債率截至2017年債務佔GDP的比重是48%,這已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就算從國際上來看,我們的家庭債務率也是接近60%的警戒線了。所以如果糧食價格上漲,會對本已負債累累的人民,生活上雪上加霜。



第二,每個國家每個城市每個地方都在關心居民消費指數,也就是CPI,來看一組數據2018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5%。其中,城市上漲2.5%,農村上漲2.6%;食品價格上漲3.3%,非食品價格上漲2.4%;消費品價格上漲2.8%,服務價格上漲2.1%。1-10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1%。這還是農民的農作物價格調控在很低的情況下,如果農民的農作物價格也像房價一樣,你想會是什麼後果。
當社會上所有東西的價格都上漲時,尤其糧食作物蔬菜作物,他不但對農民影響巨大,對非農業人員影響將會更大,如果糧食蔬菜不能自給自足的時候,如果農民朋友的蔬菜糧食價格又高高在上的話,像房價上漲的比列一樣飛漲,你說人民的生活將會變得怎麼樣呢?


農村早報


民以食為天!天都要塌了你說農民會怎樣?



三農新資訊


糧食安全,國家自然會懂的保護,只是現在處在一個農業發展的拐點,也就是說,農民變居民,讓有能力的人變成職業農民,隨著老齡化趨勢越來越近,在土地上勞作的農民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了,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土地流轉,勢在必行的,國家為了進一步提升流轉速度,把糧食價格壓低是必然的趨勢,小農意識已經要成為歷史,城鎮建設,土地流轉,確權,宅基地確權,村集體資產清資,這些都是為離開的農民打的基礎,在家務農的人少了,機械化程度也有明顯的提高,這就是農業陣痛期,糧食價格上漲趨勢越來越不大,為了保護新型職業農民的健康發展,會給予家庭農場,合作社,託管機構一定的支持,和補貼是必然的,而這樣也迫使一些有戀地情結的老人放棄土地,這樣一來,糧食價格壓低,給國家帶來了一定幫助,促進農民土地流轉的速度,提高大型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前解決老農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形成城鎮化,合村並居,消除樓房泡沫,把村莊宅基變成土地資源,一舉多得。大家說,糧食價格會上漲嗎?


大田糧食種植


糧食價格長期買不上價,是我國社會主義國情客觀上決定的。糧食價格問題是我國民生民情的根本問題。我國是糧食大國,而不是糧食強國,基於我國國情,我國長期大量依賴國外糧食進口。我國人口眾多,各地方發展又不均勻,穩定糧食價格,保持糧食價格低價運行就非常重要了。糧食價格過高,將直接或間接影響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糧食價格過低,又降低了農民(職稱)的種植積極性,產量減少,又會抬高糧食價格。所以,國家需要制定糧食補貼政策,是保證民生穩定,同時又保護農民同志的種植積極性。但是,因為各地方政策的不同和政府的執行水平,必然出現補貼不一致或不到位的情況,這也是客觀事實。但總的來說,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是必須的。甚至維持低水平運行,對各個人民都有好處。農民同志雖然買的糧價低了,但是因為糧價低製造的其它生活食品也低了,這是客觀事實。但國家必須大力扶持農業現代化生產,是必須的。只有建成了農業現代化生產體系,對農民同志才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