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藏|《文成公主》享受幕后的快乐,愿做陪衬的英雄

小草,有时站在大山的头上,默默地,从不炫耀她自己。

月儿把她的光明照在天上,却将黑斑留给了自己。

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世间的光明贡献出自己身躯。

江海之所以深远,是因为小溪的汇集;太阳之所以灿烂,是因为蓝天的广阔;演员之所以能在舞台上炫目夺人,是因为有甘居幕后的人默默付出。

文成公主剧全景剧照


台前与幕后,虽只一幕之隔,但却是两个洞天世界。我们常说的“幕后工作人员”,何谓“幕后”,即无名、默默奉献之意。幕后者,并不意味着不用工作,而是工作了却没有展现给别人看,工作量更大,工作过程更加艰辛冗杂,而这些都是台前观众所看不到的,幕后工作,默默无闻,没有光鲜亮丽、精彩纷呈的演出情节,但他却真实存在,温暖而感动。

在藏文化《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精彩绝伦的舞台后面,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为的就是呈现最好的演出效果。


辛勤洗戏服只为换得盛装出演

每天的早上十点到下午六点,《文成公主》剧场二号演出口便上演着一场欢乐的大戏。服装组四个人有说有笑地在洗着800余演员的演出服装。烈日暖阳下,那浸骨的水让服装组的阿佳们异常的兴奋。唱着欢歌,踏着舞步,双手挥舞着羊皮大衣,沉浸在洗戏服的生活艺术中。


洗戏服的欢乐感染着周围,该剧共有3000余套服装,她们需赶在过年前将它们清洗完成入库,为明年的演出做准备,还剩下两个月,每人每天清洗50件,是基本的工作量。服装组的达桑说:“演员的衣服都得需手洗,因为上面有装饰品,不能有损坏;服装出现裂缝或破损的地方,我们要进行缝补,要确保演员们穿着盛装上台演出;在演出季时,我们会更忙,不仅洗衣、缝衣,还要给所有的演员收发服装。”工作量虽然大,但是她喜欢这里的工作,对她而言这是艺术,她喜欢温暖无悔的艺术。

其实每一个岗位都有着自己的快乐,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情,快乐自会随之而来。


忠于手工制作的匠人

边巴,一个热衷于手工艺制作的匠人。说起学做道具手艺的起因,还得源于12年前,那时因帮着朋友在剧团、藏戏团做道具,而认识了非遗传承人加央益西老师,从此跟着加央老师学艺,一做便是十余年。对于该剧道具制作,边巴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执着。在《文成公主》剧场大大小小的道具都是他们全手工制作完成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制作、检修、翻新着道具,这些道具就是他心头的宝贝。


道具组总共只有6个人,却包揽了整场剧的所有道具的管理和制作。边巴,作为道具组的组长,大部分道具是在他的指导下制作完成的。道具在《文成公主》剧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幕都需要道具来辅助演出,比如释迦牟尼佛车、跳藏戏的蓝面具和五彩棒、跳卓舞用的鼓、打阿嘎的工具等等。少了这些道具整个剧便会失去原有的文化色彩。由于实景剧涉及到的场景比较多,全剧五幕剧中,各种不同的道具加在一起上千种,就足够他和其他5个工作人员没日没夜的忙活了,同时,在整场演出中,道具发放同样交给他们,这就要求时间一定要把控好,做到每一幕演出无缝连接,才能保证整场剧顺利进行。以致边巴和组里的成员五年来没看过一场完整的《文成公主》剧。


说到道具的制作,制作过程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为了保证演出过程中道具轻便易拿,很多道具不能用常规的材质来做,需要创新更多特殊的材质来顶替常规材质。比如,运释伽牟尼佛像的佛车。为了轻便,边巴就创新车顶、车身用泡沫来制作,要用泡沫做出如出一辙的佛车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车身车顶的团,要用泡沫将其雕刻出立体逼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边巴相信泡沫是可以做到的。他独自专研,没有图纸时便上网查阅,综合所看所想,细心雕刻,形状出炉后悉心逐一粘合、精心上色,最终完成了这台舞台上华丽逼真而大气磅礴的大唐大佛车。

边巴说:“我喜欢做各式各样的道具,在能力之内亲力亲为,《文成公主》这部剧是大型的室外演出,道具就要做更精致更轻便才行,这样演员们不会太累,同时也能达到很好的舞台效果。在制作时要多上心、花心思,除了保证做到道具逼真,更重要的是实用耐磨损,这便更考验制作工艺,为了制作既轻便又耐磨损的道具,常常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上。”除了道具的制作,道具维护,也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庞大的工程。

拉萨天气恶劣,道具极易受损,每天演出结束后,对所有道具,要反复检查,细心察看每一个细节,确保第二天演出万无一失;如果道具有损,必须连夜赶工把道具修补好甚至是重做,这就使得演出季节期间,边巴和组里其他成员常常忙碌至深夜。

而如今停演季期间,他们也并不闲着。一个演出季下来,许多道具要重新做,还有一部分要翻新,这导致停演季工作量更大,他们必须保证在第二年演出前将所有道具制作修复完成,为新一季演出做准备。停演季都在冬季,寒酷的高原气候下,道具的制作常常会遇到气候带来的阻隔,特别是大型的道具,只能在室外制作,严寒的气候下,导致胶粘不住不易合上,因此制作的进度会慢很多。头年末到第二年初,是拉萨最酷寒的时候,道具组的六人,几乎一整个冬天都在与道具为伴。


因为边巴出色的手工制作,每年还会受邀去西藏电视台、拉萨电视台制作藏历新年晚会的道具。道具是各式各样的精心设计,分别进行着细腻的艺术表达,也让观众感受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也许没能站在山川为景,星空为幕的舞台上表演有一点小遗憾,也许没能和观众互动合影有一点小失落,而他们却享受于幕后的快乐及成就感中。谁说幕后不是英雄?虽然艰苦,但却格外的精彩。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舞台上受万众瞩目的,甘居幕后、愿做陪衬,是一种胸怀,一种气度,更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