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真人化有多难?看看《滴答屋》与其他三部大师之作就知道!

文字改编成电影有多难?文字所带来的世界是随着读者的想像力而构筑,因此要把一本童书影像化,一个导演就必须透过他成年人有限的想象力,去和无数读者脑中的华丽情境去拼搏!难度甚高。但有些儿童小说电影总能满足影迷,透过视觉特效所创造出来的奇幻界精准地描述出角色的心灵空缺,让人感同身受。本文介绍《滴答屋》与另外三部之名儿童小说改编电影,适合小孩看,也适合大人看,更适合在人生不同阶段都翻出来重看一次。

《滴答屋》

《滴答屋》的原著是于1973年出版的经典同名小说,事实上是一共12本以电影中小男孩为主角的系列小说的第一本,系列小说前三集由作家John Bellairs撰写,之后先是与Brad Strickland联手创作三集,John Bellairs过世后,Brad Strickland写了五集并于2008年推出最后一集,而知名的插画家Edward Gorey则帮其中的五集作画。这系列小说可以存活近35年不坠,但却又不像是热门小说可以一年一本,可以从首集小说改编的电影《滴答屋》中的角色设定看出端倪,主角是个父母意外生亡、喜欢查字典、爱戴着飞行眼镜的孤僻男孩(标准设定?),投靠了年轻时因喜爱魔法而被迫离开家的舅舅(杰克布莱克饰),舅舅的好友是个魔法智商高,却因意外失去丈夫与女儿而无法施展魔法的母亲(凯特布兰琪饰)。故事中的每个角色都像是被主流社会所遗弃一般,各自有着个性缺陷与心灵缺口,他们势必得透过来自黑暗的挑战与冒险,互相弥补各自心中的缺憾并重新构筑曾失去的「家」。

而《滴答屋》的反派,则是来自于一位曾经参与战争的魔法师,他见识到残酷的战争及人类的无知,而走火入魔地想要让世界回归原点,这当然是种战后创伤症候群的隐喻,只可惜在电影中没多做描述而未让反派更加立体。至于各式各样魔法奇观,青年魔法小说后继者《哈利波特》因为电影版在想像的世界观与视效的规格上都立下了高标,而使得《滴答屋》大概只有那由诡异玩偶带出的怪诞氛围部分能够稍稍胜出吧!

《圆梦巨人》

英国儿童文学家罗尔德达尔绝对是电影导演们最爱改编的作者之一,除了《圆梦巨人》和等等会写到的《巧克力冒险工厂》,还有《超级狐狸先生》、《飞天巨桃历险记》、〈飞天万能车〉、 《小魔女》、《The Witches》等故事都被改编成电影。《圆梦巨人》由史蒂芬史匹柏执导,马克劳伦斯饰演善良的巨人。电影叙述一位在伦敦孤儿院成长的女孩苏菲,在睡不着的夜裡看到良善的巨人,因而被带到巨人国度。原本恐惧的她发现这个巨人不仅不吃人类,还被其他恐怖的巨人欺侮。为了阻止其他的食人巨人,苏菲要吹梦巨人调配个梦境,来求助于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后来还因此成为女王的座上宾。剧情遵循着原著精神,以食人巨人象征了小孩对于外在未知世界的恐惧,又不断提醒我们要持续保有纯真善良之心,以清澈的双眼来看待紊乱的大人世界。而透过导演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片」手痕,让巨人的异世界非常的壮丽,写实的动态捕捉与如梦似幻的动画特效,让原著文字的想象力分毫未减的呈现。

《雨果的冒险》

另一位大导演马丁史柯西斯,在2001年拍了他目前唯一一部儿童奇幻电影,也是他第一部与唯一一部的3D电影:《雨果的冒险》。改编自美国小说兼绘图作家布莱恩·塞尔兹尼克的《雨果的秘密》。电影描述1931年的巴黎,小男孩雨果在父亲去世后,生活在诺大的巴黎火车站时钟高牆后的通道中,时时刻刻的躲藏着检查员,避免自己被送到孤儿院去。他相信父亲留下的故障机器人会传达父亲留下的秘密讯息,于是常常去偷车站玩具店的零件,企图修好机器人。却万万没想到玩具店老板竟是鼎鼎大名,对现代电影有着重大影响的乔治梅里叶。马丁史柯西斯在书籍出版当年便买下了翻拍版权,想当然耳是为了电影史上第一位「影院魔术师」乔治梅里叶。电影拍了满满巴黎色调与风情的车站,也拍出了雨果孤独、渴望被拯救以及勇敢的冒险励志,但真正花下功夫的却是在重建梅里叶的片场与手法,处处留下痕迹,透过电影为观众上了一堂电影史课程,也向电影的开拓者致敬。

《巧克力冒险工厂》

罗尔德达尔的小说都有着满满的天真与童心,却也同时存在着许多奇想式的古怪事件。虽然《巧克力冒险工厂》早早在1971年就被改编成电影过,但书中可爱但古怪的角色,与巧克力工厂内童趣与恐怖并存的设备,注定让与之气味相符的鬼才导演提姆波顿再去翻拍一次!片中饰演小男孩查理的是弗雷迪海默(谁能想到这小子越长越帅?),但片中的焦点其实并非这个家中穷困、内心朴实善良的乖孩子,而是其他被宠坏,分别有着暴饮暴食、娇生惯养、爱嚼口香糖、整天盯着电视几位怪咖小孩。虽然这些屁孩都受到了因其坏习惯造成的惩罚(彷彿小孩版的《火线追缉令》),但提姆波顿耗尽心力地在描述这些太快长大的小孩们,或许也是一份对于青春的乡愁缅怀。

而电影的最大焦点,无疑就是强尼戴普饰演的巧克力工厂主人威利旺卡,我必说这可能是强叔最后保留他清秀五官的作品!这角色外表看起来绅士温文儒雅,内心却有着近似「提姆波顿+强尼戴普」式的古怪,有点反社会主流价值、有点长不大童心,呈现的形式接近恐怖,目的则是批判各种现实当中的虚伪做作,比起后来那些浓妆艳抹、邋遢疯狂的角色,威利旺卡更值得影迷们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