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高擎正气扬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持续推进巡察工作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推动建立市县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

三注重夯实巡察基础

"我们坚持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并重,取得新成效、彰显新作为,体现新担当。"市委巡察办主任李仕江说。

注重机构建设。市县两级党委加强对巡察工作的领导,由同级党委书记担任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县巡察机构全部建立、编制全部落实,分别为市县巡察办、专职巡察组"挤"出行政编制38名、131名,设立专职巡察组52个。注重队伍建设。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力量,建立328人的巡察组长库和925人的巡察人才库,统筹培训巡察干部530余人次。注重制度建设。修订《二届中共铜仁市委巡察工作规划(2017-2021)》《铜仁市巡察成果运用督查督办暂行办法》等制度。

三机制凝聚巡察合力

"今年,我们建立完善工作、联动、责任机制,聚焦合力,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巡察1+1>2的倍增效应。"松桃自治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胡定钦说。

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巡察对象市级统筹确定、工作统筹调度、人员统一管理、时限统一安排、业务随机督导、成果综合运用"六步法"。市县巡察办对准备、动员、进驻、报告、反馈、整改等环节进行全程督导。目前,市级已巡察单位54个,全覆盖目标完成率44.6%。启动市委第四轮巡察,组建5个巡察组对10个经开区(高新区)、10个乡镇开展巡察。完善联动机制。制定《铜仁市巡察工作协作联动暂行办法》。在十二届省委巡视组第二轮、第三轮巡视铜仁期间,选派10名市县巡察干部参加巡视工作,市县两级组建专项巡察组同步巡察8个贫困乡镇,市级统筹5个县交叉巡察10个乡镇。区县与市委提级巡察乡镇同步,巡察76个贫困乡镇、480个贫困村。市委提级巡察乡镇的反馈意见书面通报给区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和巡察办。完善责任机制。按照"统一部署、分工负责、党委授权、异地交叉"原则,市县党委履行主责,当好"指挥员";市县巡察办统筹实施,加大与纪检监察、信访、审计等部门工作协调和信息沟通,当好"组织员";巡察组受被巡察地方党委授权开展巡察,当好"战斗员"。截至目前,新一届市、区县党委在前3轮巡察中,共发现问题5932个,立案131件152人,巡察利剑作用得到彰显。

三清单推进巡察整改

"不信尘土涤不净,不信春风唤不回。我们将践行'两个维护',树立'四个意识',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为'一区五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蒋兴勇说。

建立问题清单。按照"六围绕""一加强""六项纪律""三重点""三问题"进行梳理,分类登记、台账管理。启动对18个市直单位、10个乡镇的第三轮巡察,共发现问题1082个,移交问题线索46个。建立任务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实行整改销号,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督促第一、二轮巡察反馈问题整改1646个,整改率达89.07%。建立责任清单。市、县两级巡察办强化整改跟踪督办,压紧压实被巡察党组织问题整改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并建立长效机制。市纪委监委针对主体责任不落实、"一把手"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制定《关于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全力构建风清气正净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政领导班子一把手监督的意见》《铜仁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八小时外"活动监督管理规定》等制度,建立履行"两个责任"记实管理、"三述三评""一案一整改"等机制。截至目前,全市新建监督管理相关制度497个,修订完善545个。市纪委监委对江口、德江、松桃、沿河4个县纪委监委进行首轮内部巡察。(秦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