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跟女兒有分歧,被她辭退的員工,有的我又不得不請回來

挾著人口紅利,中國企業在近幾十年大量竄起,這些一代創辦人,很快就面臨二代接班問題,現在卻傳出不少企業二代接班困難,不僅與一代創辦人存在極大經營歧見,不少企二代甚至退出經營層,讓中國家族企業面臨極大困境,本月普華永道更發佈2018年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指出只有2成的中國家族企業制訂繼任計劃。

據報道,創立已逾30年的老牌飲料集團娃哈哈,第一代創辦人、高齡73歲的宗慶後還沒有退休計劃;森隆集團、美的、海鑫鋼鐵集團等二代未能順利接班案例。當然也有接班順利的新希望集團及碧桂園。

在本月的9日,中國最大的民營新能源集團協鑫集團創始人朱共山之子朱鈺峰出任協鑫集團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這次的變動也意味者,現年37歲、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畢業後就加入協鑫集團的朱鈺鋒已正式負責協鑫系的電力事業。

而協鑫集團的人事變動,再度讓中國企業的“接班”問題,浮上臺面。報道指出,早在2011年,全國工商聯發佈的“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就已經明白指出,家族企業在民營經濟中已佔8成多,許多企業正在經歷“父業子承”的交班關鍵時刻。

而普華永道日前發佈的全球家族企業調查報告,更直指只有20%中國家族企業制定了繼任計劃,相較於2016年的比例35%低,也比全球49%平均值還低。報告內容還點出問題,許多中國的家族企業對於討論準備後事和接班計劃,在文化上有強烈的牴觸情緒,且第一代企業主對他們親手所創企業的情結,也可能是他們不願放手的原因之一。

普華永道中國區私人財富服務主管合夥人王蕾也分析,西方家族企業接班人選陣容龐大,可以在幾個,甚至幾十個二代中進行甄選,但中國企業往往只有1個或2個人選,家族傳承能否順利,除了能力外,還要看二代的意願,而關於中國家族企業的調查數據更顯示,下一代家族成員對家族企業的參與程度正在下降。

創立已逾30年的老牌飲料集團娃哈哈,創辦人宗慶後是最早把子女引向檯面的企業家之一,女兒宗馥莉在2004年就加入娃哈哈,但是已經高齡73歲、魔羯座的宗慶後卻還沒打算退休,他曾說,“我要完全退休不可能,每天都做那麼多事,突然什麼都不做就開始感覺很無聊。但是年紀大了,可能會脫離一線,到二線去做點工作,稍微輕鬆點。”宗慶後在近期接受《界面》專訪時做上述表示。

談到宗馥莉時,宗慶後更承認他們之間存在分歧。在宗慶後眼中,女兒從小在美國唸書,做事很有獨立性,但他也擔心深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女兒,能不適應中國的企業環境。他說,“在美國,老闆就是老闆,員工是員工,我花多少錢僱你,你就給我做多大的事情,不行就是辭退。第二是美國不需要跟政府打交道,所以她回來以後,對她的員工也是一樣,幹得不好她就辭退。”

這樣的企業觀,跟從賣橡皮擦、電風扇、冰棒等各行業打滾起家的宗慶後,是相悖的,所以後來還發生被宗馥莉辭退的員工,又被宗慶後請回娃哈哈的事件。也因為企業管理的觀念不同,宗馥莉並不想插手娃哈哈傳統飲料領域,而是專注於新品的研發和帶領娃哈哈走向國際化,2016年宗馥莉甚至註冊了家公司,推出1款只有7天保存期限的蔬果汁品牌。

而宗馥莉被媒體問到接班問題時,也不諱言,“為什麼一定要繼承呢?我不想去繼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擁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我希望能夠去併購娃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