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看资本起舞还是回归育人?

教育市场化之后,资本经常在教育领域翩翩起舞。 桃李资本发布的《2018上半年教育行业融资并购报告》显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上半年在线教育领域已完成融资182起,披露金额的融资总额已达152.73亿元,两项数据均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今年,朴新教育、尚德机构、精锐教育、英语流利说等公司的上市也赚足了眼球。在线教育经历过2014年的倒闭潮、2016年的投资遇冷后,今年无疑是一个投资、上市的小高潮。在资本寒冬里,在线教育投资消息频传,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究其原因,启明创投上述合伙人表示,“

经济环境越不好,大家会越愿意投教育、医疗、娱乐这样反周期、抗周期领域的项目。而且,教育行业的现金流相对比较好,从一级市场投资角度看,风险相对较低一点,大家都愿意去投。”

VIPKID联合创始人陈媛在2018年11月13日"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上引数据表示,从2015年起,在线教育企业平均每天新生2.6家,而且市场规模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今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98.6亿元,在线教育成为最热的风口。

然而,能用资本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教育是关乎人的心灵的重大而复杂的工程,单靠钱不能成就和塑造一个健康的灵魂。如果缺乏对教育规律的尊重,资本很难盈利,更不必说解决“心灵”的问题。

一、如何向孩子解释学校输给了资本?

随着用户规模大增,快速扩张带来很多问题,如预付款退付难。众所周知,在线教育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大,盈利周期长,于是在线教育平台运行中大都采取预付款模式,这就导致用户一次性要交很多钱进去,但这笔钱进去之后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旦企业停摆,用户就很可能拿不到剩余的钱。在线教育预付款这种模式,也引起很大的争议。最近停摆的企业"理优1对1",部分家长就遭遇到这种情况。《经济导报》的报道中就有家长向记者反映,"还剩下几十节课没有上,没想到'理优1对1'停课了。" 钱拿不回来事小,但是孩子耽误的时间事大,更重要的是如何向孩子解释学校为何输给了资本?

陈媛表示,近期发生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两起事件,对她触动很大。她认为,在线教育创业者需要有慢心态,要遵循行业特点,慢下来用心地打磨产品和服务。她同时提醒业者,"烧钱砸流量并不能够换来忠实的用户,家长更相信口口相传。"

(图片 : GET2018教育科技大会) VIPKID联合创始人陈媛

二、资本应遵循教育的规律,教育不能成为资本的工具

有人说VIPKID在2015年获得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是行业奇迹。陈媛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她说,实际上在此之前VIPKID是坐了一年半的冷板凳。她详细地解释道,创业初期VIPKID没有市场和销售,每个人只招十个用户,所有人都沉下心来一起打磨产品和服务。直到一年后一位妈妈帮助VIPKID很意外的推上了市场,一天时间进来了2000多个咨询电话,这才让他们意识到产品已经具备雏形。

陈媛同时分享了VIPKID内部在建立用户思维,提升用户归属感和信任感上的一个做法。VIPKID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天早上所有的高管都会有一个叫morning call的活动,其实是听取前一天的十条用户投诉。公司内部对此反应比较积极,都说自从听到morning call后,大家早上睡意全无,精神抖擞,因为又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三、资本能解决在线教育同质化的问题吗?

随着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线教育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类似于VIPKID的企业,各家的企业形态、模式大同小异,没有一家取得革命性的创新,在线教育越来越同质化。

陈媛认为,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线教育行业其实非常缺乏创新型的人才。目前是这样一种状况:懂互联网技术的不懂教育,懂教育的又不懂互联网技术,不知道怎样用科技改变教育,在线教育领域里的人才很少是复合型人才。而找到这种复合型人才需要花时间和耐心去积累、沉淀。同时,陈媛认为要实现在线教育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产生革命性的创新,企业需要拥有想象力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