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飆到9.4,果然能打敗他的只有他自己

多事之秋的十月,先是各種名人的逝去;

接著就是各類天災人禍。


今天,全國人民都在關注的“重慶墜江事件”有了結果。

誰對誰錯不必再過多糾結,畢竟生命都已“離去”。

視頻最後那些聲嘶力竭的呼喊才是最讓人難受和心痛的!


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

我們猜不到,能做的莫過於——好好活著!


看一看窗外的冬日暖陽,再看一看時間。

哇哦~今天週五啦,美好的週末即將來臨。


無論你是出去玩、還是宅在家,美食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近,有這麼一部美食綜藝,一開播即成為了爆款。


播放量超2億,豆瓣評分飆升至9.4分。

它就是——《風味人間》。


由《舌尖1》的總導演陳曉卿攜他的原班人馬打造的新作!


猶記得今年春節,讓所有翹首企盼的《舌尖3》開播。

本以為是一部下飯神做,結果一集下來連幾個食物的鏡頭都沒有。

豆瓣評分直接跌出了及格線之外,將第一、第二季積攢的人氣都敗光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原來一二季的靈魂人物陳曉卿從央視離職,《舌尖》團隊遭到了大換血。


這時我們再來對比一下,《舌尖1》豆瓣9.3分。

《風味人間》目前則飆升至9.4分,果然能打敗陳曉卿只有他自己啊!


一集就秒殺前作,憑什麼?

它究竟高超在哪兒?


是海報太驚豔,讓人一眼難忘?

別出心裁的:雲中 月下 山間

導出一番——人間有風味,美食即相逢!


是充斥著“武俠江湖”風的鏢魚小哥太厲害?


漁船在6、7級的大風浪裡顛簸,鏢魚少年卻穩如泰山。

他手持長鏢,站在船頭,等著旗魚出現...


亦或者是“饞人”的各色文案?

簡單地一張圖,配上一句話,明明一個個都是靜物。

番茄君卻彷彿聞到了它的香氣、饞的流口水!


emmm...番茄君覺得他贏就贏在了:

更好看、更好聽、更情懷!


把食物拍的好看,是美食紀錄片的基本功,是本分。

《風味人間》在這點上,超越了前作。


肉眼可見的拍攝,它有。

安徽南屏的火腿淋汁。


筷子扒開火腿的動作,酥爛剔透的口感撲面而來。


肉眼不可見的微觀攝影技術,它也有。

比如馬肉在低於零下20攝氏度的環境裡急速凍結,顯微鏡下生出美麗的冰花的這一幕。


鹽分滲入腿肉內部定格的這一幕。

彷彿不是在看美食節目,而是“人與自然”。


再來好聽,這也就離不開:

自帶讓人口舌生津效果的李立宏老師的旁白。


蟹肉本身的清甜,在酥皮之內低迴婉轉。


第二天,冬肉在煙火氣中甦醒。


番茄君只想問一句:

李立宏老師,你解說的時候有沒有狂咽口水?

番茄君不行了,就這麼聽著就口水直流!!!


如果光說美食,它遠遠達不到這個高分。

美食的背後包含的是四季的更替、是人與自然的微妙平衡。

是生命的延續、更是人與人之前的牽掛。


說的好——它是情懷;

說不好——就變成了“裝逼”!


很明顯,《風味人間》是前者。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烹飪一方美食。


同樣是小麥,在東方被做成饅頭和麵條。

在西方則被做成披薩和麵包。


同樣是火腿:

徽州人選擇在太陽底下反覆晾曬,而西班牙人則選擇窖藏。


吃法上,中國人喜歡烹飪。

而西班牙人喜歡切片吃,最大程度上保留火腿的原味。


同樣是做土豆泥。


國內的土豆泥經過反覆捶打出韌糯的口感,加上蔥花,調汁成為著名的甘肅小吃洋芋攪團。


而法國的土豆泥則加入奶酪做成經典的食物阿力高。


啥?

這上面都是中西的各種吃法,跟“情懷”沒關係?

看到食物那冒著暖意的“煙火氣”了嗎?

那就是——懷有人情味的情懷!


野心勃勃的“吃貨”陳曉卿這次將天下美食做到了:

極致而不做作!


世間萬物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愛人相伴不常有,美食卻是最忠誠的伴侶。

吃不到各國美食,那就跟著《風味人間》來場美食之旅吧!

想看電影電視劇卻找不到資源?關注微信公眾號:番茄劇庫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