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酒席上和鲁迅决裂,称文章是给40年后的中国人看的

鲁迅的硬脾气很多人都是知道的,但是毕竟是男人,所以在公开场合还是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在鲁迅的一生当中,只有一次是跟人在酒桌上就开始言语火拼,最后也因为这个事情和对方分道扬镳,在饭局结尾的时候,对方很自信的说,我写的东西现在没有人看,但是在四十之后,一定会有人看。

这个说出豪言壮志的男人酒水林语堂,和鲁迅这个泰斗级的人物对怼也是第一人。那还是在1927年的秋天,他辞去了自己在北京的所有教务工作,携家带口的来到了上海,刚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的,也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于是就靠着自己的老本行开始为全家挣钱,第一份工作就是写作,但是这个时候的林语堂毕竟也不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了,在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上以及言语上都由原先的激进分子,变成了现在的幽默分子, 只要是对方不是很过分,自己就会选择置之不理,或者有对方更加能接受的方式去开解。这个改变可是不容易的,原先他可是一个喜欢和别人探究人生这里的男人,看到这里很多就会疑惑,难道林语堂已经老了,开始向命运妥协了吗?

林语堂这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一个闲云野鹤的文人,在他看来,中国人在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时候,最应该改变的就是个人的性格,每一个人才是组成社会和民族的细胞,在他眼里,中国人好像都不是很懂自由和民主,更不会幽默。只有保持原先的固执和刻板。其实在从林语堂辞去原先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想着用自己的幽默开始改变国民的思想。

林语堂的这个作法得到了很多人的不解,有的人甚至当着他儿子的面也丝毫不留情,大声斥责起了林语堂的行为是多么的不靠谱。在1929年,林语堂夫妇接到别人的邀请,去酒楼吃饭,当时正式鲁迅和书店老板李小峰闹的比较僵的时候,郁达夫当时也在场,主要功能就是调节一下现场的气氛,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就是一顿普通的饭,让鲁迅和林语堂决裂。

当时的情况是,酒过三巡,大家开始谈论鲁迅的学生张友松,因为这个孩子原先跟林语堂将,自己以后想开一家书店 ,但是一定不会拖欠作家稿费,但是林语堂忘记了,张友松那个时候已和鲁迅之间有了裂痕。大家置之不理,但是林语堂还在讲,最终鲁迅开始更正,说此事和自己的学生没有关系,之后两人都借着酒劲越吵越凶,场面一度失控。

在这个事情之后,两人的关系一度恶化,但是在林语堂看来,这是对于鲁迅这个老朋友最深切的关怀。之后鲁迅在发表的文章当中,开始明里暗里的鄙视林语堂,完全不将他当做自己的朋友。

因为这个事情,林语堂失意了很长一阵子,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当时的做法是没错的,于是很幽默的回应了鲁迅说,别人说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我的文章对于现在确实不合时宜,但是在四十年之后,就会成为给中国人看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