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个隐藏的小镇居然还没被发现,吃喝玩乐啥都有

百年古镇 人文川沙

提起川沙,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迪士尼,可是在这里还有一处静谧悠远的小镇,它不似迪士尼的知名热闹,也不似别的古镇一般秀丽婉转,低调得让人心疼,却是川沙不可磨灭、不可失去的文化瑰宝。

浦东新区的文化渊源因为川沙古镇熠熠生辉,名人故居、古城墙遗址、火车旧址,它的一切仿佛都是“旧”的,却让我们得以看到先前人们生活的样子。

1

川沙古城墙公园

厚重文化的声音

川沙古城墙建于1557年,是当时川沙人民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古城墙建时有2千米长及4座城门,但现在仅存城墙近80米,城门1座。

古城墙

城墙上有一座区级文物岳碑亭,亭内保存着拓刻岳飞手迹的石碑,书法笔力雄浑、挺拔超脱,流露出名族英雄忠肝义胆的英气。

与岳碑亭相对的是城墙的魁星阁,魁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象征文学。

魁星阁高高耸立,与岳碑亭的遥相呼应,不知古人建造时是不是也想着文武呼应,兴国安邦呢。

园内树木葱郁、枝繁叶茂,一墙之隔就是观澜小学,又因是免费开放,引得周围居民和游客到此。

2

内史第

文化名人的记忆

“内史第”原来叫“沈家大院”,为清朝沈树镛祖上所建,沈树镛中举升迁后修缮大院,改名“内史第”。

在这里,还有沈树镛收藏大量书画、碑帖专用的书斋“汉石经室”,因而使得内史第有 “富甲东南”之誉, “浦东文化之根”之称。

在“内史第”出生的名人除了沈树镛,还有中国毛巾业先驱沈毓庆,教育家黄炎培,宋庆龄及其弟妹宋子文、宋美龄等。

▲祷告室及照片墙

在一间祷告室内,墙上的一张张老照片代表着宋庆龄一家的回忆。

经过修缮的房间里还摆放着当时的教学用具,二楼的参观室内还摆放着黄炎培的书籍和信件。

内史第

每一个走近它的人无不强烈地感受到是在倾听历史呢喃,仿佛一个又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名人,从历史的深处迎面向我们走来。

3

川沙古镇

市井生活的味道

川沙古镇南市街略显古典,店铺之间都用木质小板子做门,完全保留了之前古人的经营模式,越看越有味道!

中市街街道宽阔,店铺林立,可能因为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没有其他古镇的熙熙攘攘,偶尔还能看见两三个旅行团游览到此,好在这里游人不多,大家都能悠闲地在崭新的石板路上缓缓走着,慢慢回顾历史。

在南市街和北市街分叉路口,立着一个大型的牌坊,上面书写着“彪炳千秋”。

旁边老街上遗存的稻香食品商店、水果店、特色小吃...还有两家百年老店——人民饭店和国营工农饭店,它们还留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气息。

古镇美食篇

作为百年老店的人民饭店,口碑一直受到外界称赞,小编自然不会错过。

店铺装修干净整洁,墙上还挂着许多照片、贴着标语。一楼就有一个小的玻璃包厢,向后就是厨房啦!

人民饭店

餐馆里来的很多食客都是寻着回忆的味道去的,他们边吃边和自己家人讲起旧时故事,不时传来阵阵笑语。

本店的特色是浦东三黄鸡,可小编担心吃不完,就点了其他菜。

糍粑里面卷着红糖、花生,还蘸有少量桂花干,吃多少都还是清甜的香味,摆盘在大众饭店里算讲究的,看得小编好喜欢。

芋头里面夹着鲜肉,刚上时还呼呼冒着热气,轻轻咬一口就可以尝到浓浓的肉香,外层的芋头脆香绵密,沾着特有的浓汁,关键是好大一盘,那么多肉都担心老板亏本。

备注:两份共64元

下午时分,想去尝尝本地小吃,找到了性价比超高的一家小店——古董馄饨。

每种圆子只要2.5元,糯米塌饼一个也只要3.5元,关键是真的好好吃!

枣泥汤圆甜甜蜜蜜,枣子馅料和砂糖花生混合在一起,比纯枣泥口感更加丰富。

糯米塌饼是肉馅的,外面香脆可口,里面鲜肉含有汁水,咬一口咸香四溢,混合着糯米的嚼劲,瞬间满足着你的味蕾。

一天下来100元吃到撑

除了这些店铺,

街边还有很多美食哦!

浦东月饼、10块钱3个的鸡腿...

等待你去发现啦!

附近交通

1.地铁:2号线川沙站1号口出,向东步行1.7公里;

2.公交:新川路川黄路公交站:977路,浦东11路,浦东46路

这座安静的古镇

邀你来静静解读它的内在

邀你来尝尝上海老味道

你,值得去走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