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爲我們自己發個頭條!

2018年11月8日

第19個記者節

在這個屬於新聞人的節日裡

我們向新聞人致敬

也向讀新聞的人致謝

記者 記著

在鮁魚圈,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穿梭在大街小巷,不論嚴寒酷暑,只要有新聞事件發生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把最新最快的消息傳遞給大家,用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載著鮁魚圈的發展與進步,他們始終在一線、在路上、在現場,將黨和國家的聲音傳到最基層,把基層老百姓的心裡話帶給黨和政府,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記者。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群人

去聽聽他們的故事

記者:李文婷

其實,我入行的時間並不長。我依舊清晰的記得,2017年7月8日入職筆試那天,是我第一次來鮁魚圈。就在等成績的那個晚上,我從月亮湖公園一路走到山海廣場,看到的是整潔的街道,碧藍的海洋,這座城市的一切都傳遞出溫馨與祥和。坐在海邊的沙灘上,我就想,如果能一直在這裡,該有多好。後來,我順利成為了新聞傳媒中心的一員,不僅在這裡生活,而且還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記者:韓斯慧

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和記錄者,記者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職責。所以記者要與社會共前進,與百姓同冷暖,做老百姓的“貼身小棉襖”。

以職業為視角,透過筆端看大千世界,汲取養分,不斷成長。

——記者:白鴿

感受不同、體驗新鮮、記錄真實,是記者這份職業能賦予的滿足。

——記者:蘭京葦

記者 冷佳桐——

記者的初心就是堅守職責使命,自覺與時代同頻共振,懷揣新聞理想,在多元的社會價值觀中堅守道義、擔當責任。

作為“船頭的瞭望者”,我們的新聞工作者正站在時代的潮頭,觀察、記錄時代的變遷。無論是“妙手”還是“辣手”,著出文章都肩負著“道義”。新聞的進步,所折射的恰是社會的進步,新聞的理想,也正和這個社會的理想息息相關。或許,對記者節最好的慶祝,就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堅守中做好每一次採訪,於創新中寫好每一篇稿件。

——記者:劉源

記者: 王福譽

努力做一個時代的記錄者,觀察大千世界,感悟生活百味,見證歷史年輪,為時代脈搏的每一次顫動發聲,無畏於艱險,無悔於生命,無愧於夢想。

我有一個會發現美的鏡頭。

記者 黃競儀——活躍在人民群眾之中,穿梭於社會萬象之間,傳播黨的聲音,反映民生民意,抓到新聞“活魚”,我們一直在路上!

好記者講好故事

記者楊宇航講述《我的新聞手冊》

記者劉源講述《幸福的收穫》

記者白旭講述《遇見》

記者胡月講述《一份報紙的重量》

電臺主播泓諺、趙長宏講述《為愛發聲》

獲獎者做表態發言

記者李文婷、冷佳桐、邢娜作為代表進行表態發言

美歌舞賀記者節

歌舞 《英雄上馬的地方》

歌舞《幸福鮁魚圈》

他們用紙筆傳播正面能量

他們用鏡頭記錄感人瞬間

他們用報道反映民間疾苦

他們是時代的記錄者

他們是歷史的見證人

他們用青春與熱血

詮釋著新聞工作者的職責與信念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中國記者

節日快樂!

懷揣新聞夢想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