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个我》:复制粘贴式翻拍,张一山的演技也拯救不了

前几天,张一山的《柒个我》上线,不到四天,播放量破五亿。

恩,成绩拿得出手。

然而口碑却惨不忍睹。

这部剧翻拍自高分韩剧《kill me heal me》,最大的噱头是男主拥有七重人格,原版的主演是池城、黄静茵。

如果说《白夜追凶》潘粤明的演技精湛强大到一眼就能分辨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那么池城的功力更深厚,因为他完美驾驭了七种人格。

这七种人格,同样的动作,仅靠一个眼神,就能区分。

官宣翻拍版的主角是张一山时,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期待的, 毕竟他可以称得上是演技派小生。

正片出来,心,凉了一大截。

就像某些网友说的,别治愈了,杀了我吧。

首先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服化道问题。

先来看看原版。

大娃车度贤

作为主人格,他是财阀三世,温柔绅士,但也有坚强的一面。

日常打扮都是成熟稳重型。

张一山版叫沈亦臻。

服装看得出在努力向原版靠拢,但因为是92年生,身板又过于瘦小的原因,某些时候看上去不像总裁,更像是稚气未脱的小孩。

这种感觉,与配角们站在一起尤为强烈。

●二娃申世奇

这是最多人喜欢又最令人心疼的人格。

中二、霸道,喜欢用暴力解决事情,但又时刻唯女主是从 。

黑衣——

红衣——

白衣——

虽然画着眼线,带着耳钉,却实力诠释什么叫做邪魅狂狷。

张一山版叫崔皓月。

预告片的造型辣眼到想自戳双目。

正片看起来好那么一丢丢,但那分分钟让人出戏的眼线,还是想把造型师拖出去斩了。

后面大背头的造型,油腻到好想冲上去帮他卸个妆。

●三娃佩里朴

一个操着方言,爱喝酒爱制作炸弹,梦想拥有一艘船的40岁大叔。

池城刘海一拨,方言一说,乡土渔夫的味道就出来了。

张一山版叫朱长江。

叫长江,身份却由原版的渔夫变成了西部牛仔。

做改编无可厚非,但也要符合本土化呀,西方化了是怎样?

还有人格切换多是一瞬间, 他却每次出场都自带胡子,阔怕~

●四娃安约瑟

17岁,忧郁少年,有自杀倾向,非常危险的一个人格。

张一山版叫莫晓俊。

眼镜、书包、厚刘海,造型与原版相似度为99.999%,问题不大。

●五娃安瑶拉

安约瑟的双胞胎妹妹,高中生,花痴爱追星,名言:长得帅的都是欧巴。

张一山版叫莫晓娜。

预告片造型,齐刘海内扣短发,少女到令人害怕。

●六娃娜娜

一个抱着兔子的小女孩,幼年人格。

张一山版叫星星。

没什么毛病。

●七娃Mr.X

神秘人格。

原版张这样——

张一山版——

胡子依然无法容忍。

再来说说场景。

《柒个我》真是模仿到了极致,比如原版男主经常坐在医院里的一个阶梯上思考,阶梯的一面的有镜子。

中国版也搭了个除了颜色不一样其他地方都别无二致的景。

然而即便景是一样的,在精致程度上也远远不及原版。

同样是飞机舱,《柒个我》假天假云出天际。

原版镜头能带到的窗户全都拉下遮光板,假?不存在的。

还有男主的住所。

刚回国的时候,为了让他住得舒服,秘书给他安排了一套房子。

原版是这样的——

原版是这样的——

简单扫了几眼房子后,两人就直接进入工作对话了 。

中国版,门被打开的瞬间,彻底惊呆我了。

一般不都是豪门大家族住的地方吗?确定适合一个人住?

秘书还带他参观二楼,边走边说这里有游泳池那里有健身房吧啦吧啦的,差点以为他改做房产销售了

另外,男二的卧室,原版的,空间不大,可以明显看到有衣服搭在椅子上,地上堆着很多书, 符合一个作家的生活状态。

中国版的,所有东西摆都放得整整齐齐,一尘不染,犹如宜家样板房。

假到了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想让人不出戏都难。

说完不用心的场景,来讲讲剧情。

剧情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它完全照搬了原版的内容。

从分镜——

到台词——

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应该叫翻拍了,叫翻译更合适。

硬要说它做了什么本土化的改编,额……植入广告吧(摊手)。

服化道不足,场景差那么一点儿,只能靠演技拯救了。

奈何演技也不如人意。

其实张一山有两种人格处理得不错。

一种是暴力人格,另一种是少女人格。

暴力人格其实有点接近他在《余罪》里的角色,所以只要不玩深沉,发起狠来,他是游刃有余的,挑不出毛病。

少女人格,看得出张一山是豁出去了,活生生演出了一个脑残追星少女的感觉,喜剧效果不错。

但可惜池城的珠玉在前,在池城强大演技的对比下,一旦到了正经的时候,张一山就输得很惨烈了。

最为明显的是暴力人格对女主告白那一幕。

池城的烟熏妆攻气十足,虽然一脸冷峻,但眼睛里却充满了温度,含情脉脉地看着女主,很苏。

而张一山就只有冷。

看不出深情,也看不出爱意。

人格切换上也是如此。

剧里有一个场景是背负主人格所有秘密的暴力人格在游乐场与女主接吻,接着接着,主人格突然苏醒。

从从池城的表演上,你能看到多种情感,有震惊、有慌乱、有担心,也有痛苦。

而张一山全程只有一种情绪,就是非常的难以置信,我是谁我在哪?

情感把握稍欠火候之外,一些倾向于外放的表演,他也被质疑用力过猛。

比如自由人格朱长江出来的时候,挤眉弄眼到让人想上去就给他一拳。

宋丹丹在《演员的诞生》上曾经点评说:我把演员分为两种,一种演人,一种演台词。

在搞怪夸张的方向上,虽然用力过猛,但张一山演的是人,然而一到正经深沉的角色,他就变成演台词了。

总之,七种人格,池城的表演全程水准在线,张一山就忽上忽下,飘忽不定。

不过不与原版作对比的话,张一山的演技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每种人格的特点他都呈现得很清晰。

女主就一言难尽了。

翻拍的女主叫蔡文静,她不是在演角色,而是演原版的黄静茵。

看得出在努力模仿,然而却模仿不到点上。

不到点上的结果就是让人陷入无穷无尽的尴尬之中。

暴力人格向她表白—

暴力人格开摩托车追着她跑——

遇到危险,感到害怕——

暴力人格打架厉害,有点崇拜——

向男主解释刚刚跑掉的是她的病人——

确定是精神科医生不是精神病人?

原版的虽然也夸张,但人家是情绪饱满的夸张,不至于尴尬。

表情那么夸张经常张大嘴也是因为韩语发音大都以“yo”结尾。

表情夸张的学不到点上,走内心的也不行。

剧中有一幕是少年人格苏醒要跑去天台自杀,为了阻止他跳楼,女主不顾自己被撞伤的脑袋,声嘶力竭地呼唤主人格的名字试图把他喊醒。

这一幕,黄静茵是完全不顾形象的,眼泪和血混在一起大声呼喊,完全能让人感受她的无助和崩溃。

中国版女主就不行了,表情都是硬挤的,眼泪甚至没有,一切都浮于表面。

说了这么多,从造型到场景再到表演,看了《柒个我》前面的12集,我只能给一星,这一星还是给张一山清晰地表现出了各种人格的演技上。

一部剧从来就不是靠一个人的演技就能拯救的,造型的失败,对原版拙劣的模仿,其他角色的尬演,不考虑文化差异、原封不动拿来的剧情,对不起,我真的感受不到这部剧的任何诚意。

一部戏真正的精髓,在于其故事的内核,在于起镜头的表现力,连抄都抄不出精髓,这样的翻拍有什么意义?

《柒个我》的失败案例再次告诉我们,翻拍不容易,翻拍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