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窗口“前移”让群众少跑腿

社保窗口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桥头堡。自3月份北京市出台“9+N”营商优化政策以来,朝阳区社保中心抓紧政策措施落实,通过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让数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有力促进了窗口服务提质增效。

朝阳区社保中心实行“一窗受理”综合柜员制,通过日常带教、短期轮训等措施深度融合原登记、征缴科的多项业务,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企业办事人员在网上预约“业务受理”一种号类,即可办理单位及职工的增、减、变、补共计98项社保登记、征缴类业务,业务办理时间平均减少50%左右。

社保中心统一规范内部操作,将优化营商环境以来梳理的100余项业务的操作步骤等汇编成册,分批次多层次开展培训,确保每个窗口工作人员均熟练掌握新政策、新流程。同时,制作员工窗口服务手册,内容包含文明用语以及“五制四公开三亮明”等多项制度,促进“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全面落实。

除了“一窗受理”,朝阳区社保中心还不断健全“全区通办”服务模式。持续推进经办业务向街乡社保所延伸,灵活就业人员等8类人员的22项业务均可在社保所办理,上半年,已通过社保所服务群众49821人次,同比增长71%。目前,所有分中心均已开通登记、征缴类业务,年底,将实现所有业务在分中心均能办理。

今年以来,朝阳区社保中心全动推进“互联网+社保”服务升级,上线“北京朝阳社保中心”官方微信,关注人数已达3.4万,实现手机预约取号、社保培训课程报名、权益记录查询等多项功能,与朝阳社保中心官网、手机APP共同构成“一网一端一微”的立体宣传服务平台,截至8月底,网上申报业务总量突破1600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