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器材之——护面

来自:击剑进口器材交流群,作者:压剑进攻段老师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护面,评价一个护面的好坏无非从两点出发,一、舒适度 二、安全性 再有第三那就只有戴上后的颜值了。

先说一二、舒适度和安全分不开:用料 做工 都会影响佩戴的舒适度,说用料:护面的主要制作材料无非就是钢丝和凯夫拉纤维材料的护颈,这直接关乎护面的安全性能,而钢丝的强度又会影响护面的重量,强度越高,重量越大,所以进口护面的重量大多数都重于国产护面,道理我就不再说了。护颈的区别不大,只要材料过关基本不会有大的影响。有些厂家为了降低重量将护面后面的头铁(可以弯曲固定的那个挂钩)换成了塑料材质,这个影响也不大,而且佩戴起来舒适度提高,但是佩戴的固定性能随之下降,所以才有了护面后面的那个绕着后颈的小搭扣,好多孩子总忘了扣,其实有一定风险。再说做工:护面的成型国内外基本差别不大,都是钢丝网用模具直接压制成型,但是压制成型以后的接缝对接技术就能体现做工水平的高低,护面接缝处一般都会用钢板固定,固定不好使用久了就会弹开,也就是你的护面会越戴越宽,对的,就是显得你的头很大,谁愿意做大头鬼?护颈与护面的接缝处会出现开线,开胶的情况(参加比赛是不能通过器材检验的),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钢丝的材质问题,国产的钢丝(不是郭德纲的粉丝)一般会比较硬,压制成型后对外的张力比较大。而今进口护面钢丝的韧性比较强,成型后更加容易固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产护面如果剑在高速的情况下从正面直接击中(不带角度,画面自行脑补,会很刺激)剑会弹开或断裂,而你护面的表面可能除了掉漆和划痕以外没有太大的变形,而进口护面则不然,进口护面会有一定程度上的向内缓冲,形成一个凹陷的小坑,时下流行的“吸能”原理,(你如果跟我说,万一击穿了怎么办?那恭喜你,你们家娃可以参加宇宙大赛了,保卫宇宙和平的使命就靠他了),这个就跟防弹衣和防弹头盔的理论一样,子弹打在防弹衣上能量大多被吸收了,你可能被打断肋骨,内脏损伤,但是子弹绝对不会贯穿你,但是打在防弹头盔上,那就只有......呵......呵了。至于舒适度,这个跟版型,头型(不系发型)有关系,撇开这个,我不建议重剑的家长给孩子买内衬可拆卸洗换的那种护面,内衬里面用于固定的子母扣设计太反人类了,男孩刮脸毁容,女孩粘头发,每次比赛结束不论输赢,你都能看到孩子龇牙咧嘴挣扎着摘下护面的脸,另外,进口的钢丝不生锈,我的一个ALLSTAR护面是03年生产的,去年我刚给他退役了,正面油漆基本已经没有了,但是不生锈,亮的反光,国产的我就不说了.........。油漆工艺也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下,国产护面的油漆偏硬,刺上后有时会出现大面积脱落和油漆残渣的飞溅(溅到眼睛里那是常事),进口护面的油漆偏软,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最后是颜值:进口护面大致分为三个版型,1、ALLSTAR版型 上宽下窄(像盾牌️)2、保罗版型 上下宽窄度区别不大 (像个鸡蛋)3、皮尔版型 较之保罗版型略大一点的椭圆形(像个大枣)这个大家因人而异吧,比如我自己觉得,我是ALLSTAR控,我就觉得这款护面戴起来霸气有档次。为了满足我儿时的情节(那时候中国国家队很多优秀运动员都带皮尔出国比赛),我还会买一个皮尔护面,我女儿和我一样,也是这两个品牌。

说了这么多,选择护面的理由第一肯定是安全性,第二舒适度和第三颜值,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当然,像群主高老师这样把第二和第三换一下位置的也有,毕竟群主是靠脸吃饭的,这个我们不能比,归根结底,护面是安全保护用具,安全性才是重中之重。初学者,或实战次数不多,没有开始上小课的孩子,用国产护面肯定没问题,随着技术能力和实战次数的增加,进口肯定能最大程度上保护自己的孩子。选择国产还是进口完全看自己的学习方向,不能一概而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剑友文章】

欢迎关注“剑友”号,剑友一起分享知识、经验,感触。立足教育,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