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云巴、小吃等23项标准发布,每一项都与大西安市民有关~

厕所标准来啦

云巴标准来啦

小吃标准来啦

… …

今天,西安市发布的23个地方标准,都与大西安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10月18日,市质监局召开西安市地方标准发布会暨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启动会,集中发布我市2018年以来批准的一至四批23个地方标准,旨在扩大西安标准的宣传面,让更多的西安人知标准、学标准、用标准。

今年以来,市质监局积极落实市委领导“标准立市、质量强市”的指示精神,围绕《西安市“标准化+”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扎实开展标准化十大工程建设,助力破解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军民融合、开放经济、区县域经济、文化产业、金融产业、创新转化能力、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十大短板,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厕所标准——助力大西安“厕所革命”

围绕厕所、烟头和行政效能“三大革命”,市质监局发布了国内领先的《西安公共厕所管理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立项了《城市街道管理与保洁规范》地方标准,出台了《西安提升营商环境、加快行政效能革命、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方案》,申报并批准在建4个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此次发布的《西安公共厕所管理与服务规范》,从厕所分级、规划设计、管理保洁、卫生质量要求、监督评价等方面对公共厕所做了规定,其中示范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级别,示范级为最高级别,三级为最低级别。通过标准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厕所管理水平,确保“厕所革命”落到实处并取得成效。

涂料与粘合剂标准——服务大西安“铁腕治霾”

围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编制“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标准化体系,市质监局继去年制定《工业与民用燃煤技术规范》、《汽车维修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后,又制定了《建筑及交通标志涂料与胶粘剂中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这个标准主要是参照京津冀地区对涂料油漆、胶粘剂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限制,在编制过程中,有参照深圳等地的标准,对城市道路以及高速公路使用的各类交通标志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予以限制。

二次供水技术标准——确保大西安市民喝上放心水



针对居民小区水质差、水压不够以及二次供水藻类、异物污染多等问题,市质监局组织制定和发布了《二次供水技术规范》西安市地方标准,对我市城区二次供水的设置要求、水质监测、消毒监测进行了规定,确保居民喝上、用上放心水。

小吃标准——彰显大西安国际美食之都形象

以小吃的加工制作工艺为核心,市质监局继续弘扬西安传统小吃,细化、量化小吃的加工过程,保留传统小吃特色和滋味,为西安小吃的发展、推广、影响力奠定基础。本次共新发布锅贴、粉汤养血、地软豆腐包、牛羊肉饼、酸汤水饺、甑糕、芝麻凉糕、酱牛肉等8个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同时对2016年制定的“肉夹馍、牛羊肉泡馍” 制作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进行修订发布。

气象灾害标准——保障大西安天气预警信息及时准确



围绕应对灾害气象天气,加强气象安全保障和预警信息发布,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市质监局和市气象局一起组织制定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范》、《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管理规范》、《重大活动气象服务规范》3项地方标准。

生活垃圾标准——提高大西安环境质量



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垃圾的转运效率,市质监局与市城管局共同组织制定《小型生活垃圾压缩式转运站运行规范》西安市地方标准。

云巴标准——改变大西安市民出行方式

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质监局在全国率先发布比亚迪“云轨”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云巴”地方标准,将有效促进比亚迪研究中心落户西安。

轨道交通WLAN标准——提升大西安市民出行品质



围绕西安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系统建设,市质监局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引入无线局域网/WLAN覆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提供了标准保障,提高了运营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