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实在是太经典了!


我们经常会听人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载体也有很多,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即对联。说起对对联这件事儿,其实是小学就开始学的知识。那时候老师教我们基本的规则,还有许多让我们一直到现在都记得的例子,什么"鸟语对花香","大陆对长空",讲究的都是一个工整。至于这个对联,想要对好它,自然也离不开这些基本规则。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实在是太经典了!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们应该经常在剧中看到这样的片段,青年才子之间拼文采常会相互出对联,如果一方出的上联难住了对方则这方获胜。历史上也曾有过很多精彩,却不怎么出名的对联。就好比说,小偷偷偷偷东西,孔明明明明事理。现在流传最多关于对联的趣事,应该就属苏轼和小妹的了,像是苏轼嘲笑小妹睡懒觉道烟笼芍药,小妹回敬道水漂葫芦。同样是发生在苏小妹身上的趣味对联,话说小妹曾打趣嫂子看汉书思念哥哥,而嫂子对的对下联却充满了内含。

前几天,小编发现个有趣的对联,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若是熟悉对联的人,便会知晓此乃合字联,用大白话的语气说出,通俗易懂,还真是富有趣味性呀!不过你可别看它简单,若想要应对出完美下联,却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不仅需要考虑平仄问题,句式也得工整,而且意境也需到位。曾有人试图给出下联,例如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或者是一火为火、二火为炎,三火为焱。这样的下联,虽然满足合字的句式,但严格意义来说,却并不合适。

要对出好的下联,必须也得是合字联,还得符合意境和平仄。最关键的是不能与上联重字,也就是说不能出现一、二、三。因此,对出下联并不简单。很多聪明的网友很快给出了十分经典的下联,比如:四口是田,五口是吾,六口是唔。不得不说,这个上联十分绝妙,不仅用到了合字,而且平仄和意境也很恰当。还有网友对出了: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这个下联从工整度和意境上来看,太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