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战士变失血战士,宇宙第一怪物已不在

天气逐渐降温了,让人更加意识到冬天即将到来。

过和这种情况恰恰相反的,是院线电影的升温,将近两个月的沉寂之后,那些令人期待的好莱坞大片终于回到内地院线。

打头炮的,正是已经有31年历史的科幻经典IP——

铁血战士

The Predator

导演: 沙恩·布莱克

主演: 波伊德·霍布鲁克 / 奥立薇娅·玛恩 / 伊冯娜·斯特拉霍夫斯基 / 雅各布·特伦布莱

丑八怪也有春天,说的正是它。

要聊“铁血战士”这个IP,得先从1987年的第一部《铁血战士》开始说起。

当时正值史泰龙的《洛奇4》上映,一时风头无两,打败天下无敌手的洛奇被开玩笑说,接下来他只能去打外星人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吉姆·托马斯和约翰·托马斯这对编剧兄弟将这个玩笑转化成了剧本,写出了一个外星人猎杀人类的故事,于是《铁血战士》横空出世。

《铁血战士》中由阿诺·施瓦辛格饰演的精锐部队队长,受FBI之命带着手下进入热带丛林营救人质,没想到反倒成了外星生物的猎杀对象。

在小队全员逐个牺牲的情况下,施瓦辛格和外星生物斗智斗勇,最后将其击败,逃出生天。

《铁血战士》以1500万的成本撬动了将近1亿的票房收入,不仅获得了票房上的成功,更是贡献了许多人的童年阴影。

这部电影运用了很多铁血战士的第一人称视角,透过经典的热感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施瓦辛格一行人的行踪。

他们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知道如何躲避敌人的侦查,可这一切都被铁血战士尽收眼底。

影片大半部分时间,观众都不能知道这个能够隐身的怪物究竟是什么,只看到它一个接一个地干掉了这支精锐部队的成员。

并且手法极其残忍。

直到最后,施瓦辛格与它一对一单挑的时候,它才现出原形,脱下面具,露出丑陋无比的面容。

“铁血战士”这个形象最初由史蒂夫·约翰逊负责,与其说是外星怪兽,我觉得更像是螳螂成精了。

后来剧组又重新找到了斯坦·温斯顿来设计怪物形象,这个创造了“终结者”、“异形”等多个经典银幕形象的特效师,花了两个星期就做出了现在的铁血战士。

特点只有一个字:丑!

丑到让第一硬汉施瓦辛格都惊叹了一句“You're one ugly motherfucker”,这句话也成为了该系列的致敬点。

后作无一不借角色再次重复这句话,论铁血战士的心理阴影面积该有多大。

电影的惊悚氛围和丑得让人过目不忘的形象,还不是让铁血战士成为经典科幻怪物形象的原因。

铁血战士,除了丑之外,还是有别的特点的。

一般俗套的怪物形象,除了很强大,会危害地球之外,存在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被主角打败,以证明人类智慧更胜一筹而已。

铁血战士不是这种胸大无脑的反派。

它们嗜血、凶残、外表粗犷,像未开化的原始野蛮人。

但它们却是远高于人类智慧的存在,智力、体力、科技水平均在人类之上。

它们杀人不是为了满足初级的食欲,它们杀人是在享受一场狩猎游戏。

猎杀越强大的对手才越能证明它的实力。

所以,它只攻击手持武器、具有攻击性的战士,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弱妇孺根本不入它的眼。

遇到了像施瓦辛格这样强劲的对手,它会表示敬意,拆下自己的头罩、高端武器,要与他一对一肉搏。

在惨败之后,为了尊严,它还会启动自爆装置,并且把作战过程传回母舰,供后人学习改良。

有的时候,它们还会将战利品赠送给战胜者,用以纪念。

这种尊重对手也尊重自己的精神,才是铁血战士能够吸粉三十年的原因。

另一个让这个IP风靡全球的原因,还在于一场“恶作剧”。

在《铁血战士》的续集里,这个种族的设定更加为人们所了解,甚至还出现了整个团的铁血战士。

铁血战士有收集猎物头骨以示战功的爱好,在这部续集中对此也有展示。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里面竟然有另一部经典外星怪物——

异形的头骨!

这个上世纪的彩蛋其实只是制片方的一个玩笑,只是因为这两部电影刚好都是20世纪福斯的产品,而且还都是讲外星怪物的,就拉来出个镜而已。

没想到却有人当真了。

黑马漫画公司,曾出版过《罪恶之城》、《地狱男爵》等漫画,分别买下了异形和铁血战士这两个影视形象的漫画版权,并打造出了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故事,才有了后来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漫改电影。

铁血战士也借着这部电影填上了《铁血战士2》里的坑。

铁血战士一边饲养异形皇后(类似于蜜蜂中蜂后的存在),让它在地球繁育异形卵。

一边给人类提供生产技术,要求人类每隔一段时间的献祭。

异形卵会长出抱脸虫,抱脸虫将异形胚胎寄生于献祭的人类体内,过段时间异形便会破胸而出,长成成熟的模样。

养出异形之后,铁血战士使用它们的目的也很奇葩——用来考验未成年的铁血战士。

也就是杀死异形,是铁血战士的成年礼,证明自己足够强壮了。

虽然这部电影纯属意淫之作,但侧面也证明了铁血战士宇宙第一猎手的地位。

铁血战士变失血战士,不仅仅因为删减31年之间“铁血战士”系列拍了五部电影,越拍越扑,即将上映的《铁血战士》能够重振这个外星怪物的雄风吗?

看了一眼国内外媒体的评分,我看是不太行。

2010年的《新铁血战士》带观众进一步拓展了对铁血战士的认识,它们对外是同个种族,对内却分为不同的部落,长相也各不相同。

共同拥有猎杀人类这个爱好,但也会有分歧,偶尔发生内讧。

2018年的《铁血战士》续接的便是这个概念——

铁血战士的内部斗争,顺便把无辜的人类扯上。

导演的人选落到了《钢铁侠3》的导演沙恩·布莱克身上,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

其实他早在1987年就参演过最初的那一部《铁血战士》。

当时福斯对《铁血战士》是相当重视的,启用了新人导演约翰·麦克蒂尔南,还叫来当时只是编剧的沙恩·布莱克,来帮忙导演干活,顺便演了片中第一个惨死于铁血战士手下的士兵。

现在这部《铁血战士》和当年的那部的差距有多少,大概就是导演现在的颜值和当年的颜值差距那么大。

电影还是能看到不少当年的影子的。

例如都有性格迥异的精锐小队,在这一部换成了患有精神问题的失意军人,实力依然很强。

难得的是对角色的塑造,他们没有沦为“反正最后都是要死的配角”,而是能让观众对他们产生感情。

以至于最后各人战死的时候,竟然会有一丝舍不得。

不过,花在人类角色的时间越多,也就意味着花在铁血战士上的精力越少。

和当年《钢铁侠3》最被人诟病的问题一样,满大人怎么是这样的?

“花蟹”丑还是那么丑,惊悚却大不如从前。

经典的第一人称视角只在最后出现,隐身功能也不用了。

血腥镜头本来就少得可怜,还加上内地院线特供三板斧,删减一分多钟的片长、粗口消音、替换镜头……

可以预见这个曾经在银幕上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宇宙第一猎手,即将屈服于剪刀手之下,成为一只不杀生的乖宝宝。

删减还不是让铁血战士变成失血战士的主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这一部的铁血战士把以往塑造的铁血战士设定全颠覆了。

不再尊重对手,滥用暴力,欺负小孩,要毁灭地球……

人设的崩塌,危在旦夕。

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不知道这部电影想讲什么,一会是失意军人的自白,一会是父子情深,一会是地球面临灭绝的危险,是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的。

逻辑是怎么都缕不顺的,只要你在观看的过程中试图追究一句“为什么”,你就会陷入一个走不出来的困境,想不通的,放弃吧。

本片给人留下的感觉,就好像正片里的这一段。

女科学家试图纠正“铁血战士”这个名号,因为Predator直译是捕食者,为了果腹生存才捕捉猎物,而这个外星怪物更像是狩猎爱好者(sports hunter),只猎不吃。

而军方代表对她的回应是——

“我们投过票了,铁血战士更酷一点。”

没错,这部电影如此乱来,可能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更酷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