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使命》导演张辉力讲述真实军人故事:谋战

拍摄电视剧《军人使命》,我经常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是军人使命?我曾经翻阅了许多文章,上面对军人使命都有着宏篇大论的解释,但我总不满足,因为,我所理解的“军人使命”不是笼统的理论解释,而是有血有肉,有牺牲,有泪水,有狂放,有委屈……是一个充满热血和生命的词汇。

谋 战

“谋战”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说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也叫“上兵伐谋”。要挫败敌人的战争图谋,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就是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让敌人感到,你有把握打赢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这也是“谋战”的重要内容。

《军人使命》中有一段戏,写的是唐阚当军区作战部副部长的时坐镇军区作战部,调度十万军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奔赴千里之外的汶川地震灾区。从救灾的意义上讲,时间就是生命,但从作战的意思上讲,时间就是胜利。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十万军队通过海、陆、空如期到达指定地域,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这是唐阚对这次千里救灾的评价。国外的军事专家也是这样评价。同时,这次中国军队的大规模千里机动,对国外的敌对势力是个震撼。

“上兵伐谋”当下最成功的例子是我们在南沙岛礁吹沙填岛。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海,南海周边有这么几个国家为了和我们争“地盘”,在南海不断挑起争端。远在太平洋彼岸的超级大国,唯恐南海不乱,大肆鼓吹南海航行自由,插手南海争端。十多年前我们国家国力还比较单薄,只能派少数海军陆战队官兵驻守南沙岛礁。我中学同学亓玉台就曾经在南沙守过岛礁。亓玉台和我一年入伍,我当了陆军,他当了海军去了南海舰队。他回忆驻守南沙的日子说:那时都是住在岛礁上的吊脚楼,楼下就是海水,楼上就蓝天,送给养的船三个月才能来一次,生活很艰苦。那时守卫岛礁的海军官兵们没有军舰、没有飞机,只有一腔热血和手中的钢枪,所以,那个超级大国和他的小兄弟们不把我们的海军放在眼里,依仗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航母舰队,时常派军舰在南海游弋,明目张胆地挑衅我们的领海主权。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国力不断增强,这些年,我们在派出舰艇和飞机警告挑衅者的同时,在南沙的几个重要岛礁吹沙填海,不长时间,南沙的赤瓜礁、永暑礁、渚碧礁等多个岛礁“变成”了能驻守军队、停靠舰艇的海岛,有得还建立了机场。2016年1月6日,我国政府租用了两价民航客机,先后从海口蓝美机场起飞,经过两小时的飞行,平稳地降落在永暑岛新建的机场,并于当日下午返回海口。民航客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中国的歼击机和轰炸机可随时部署在南沙永暑岛,据说该岛可以部署一个师的航空兵!我同学亓玉台高兴地说:南沙这些海岛战时就是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的军事研究人员说:中国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拍摄《军人使命》时我曾有一个计划,就是到南沙的岛礁拍摄一组镜头,内容是许卫平的远洋船队历经风浪,回到了祖国的南海,驻守在南海岛礁的海军士兵向船队敬礼欢迎,船上的许卫平热泪盈眶,远远地向岛礁上的海军士兵,回敬了一军礼。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个计划没有实现。

说完南海,还要再说《军人使命》的“谋战”。剧中,唐阚用法律夺回了被不法分子岳刚侵占的军分区房产,他用这些房产置换了一块城市郊区的土地和一笔资金,在哪里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预备役训练基地。为了拍摄四百名预备役官兵在新建的训练基地紧急集合的大场面,编剧苗长水带着剧组主创来到了济宁军分区。济宁军分区的钟司令和徐政委热情接待了我们,政治部主任王涛大校具体负责协助拍摄一事。我们先看了济宁军分区的训练场,感到很满意。当然,能不能拍摄好这场大戏,还要看人,看济宁军分区的预备役官兵是否训练有素,是否能召之即来,是否有一股压倒一切敌人的气势!

我问王涛大校,你们济宁的预备役,一个营的兵力接到命令,需要多长时间到达集结地域?王涛说两个小时之内。我有些怀疑,预备役官兵平时有做工的,务农的,蹲机关的,还有做生意的,两个小时……够呛。我对王涛说,我们要拍一场预备役官兵紧急集合的大场面,需要400人,但拍戏和打仗一样,时间就是命令,不能有丝毫马虎。王涛看出我的怀疑,他说:军令如山,放心吧,导演,400预备役官兵,全副武装,肯定能按时到达。当然,没有上级的命令,枪不能带。

我们和王涛大校随即确定了拍摄时间:2017年1月4日10时,400预备役官兵,除枪支之外,携带全部装备到达济宁军分区训练场参加拍摄,剧组提前1小时到达。

1月4日这天,剧组天不亮便从泰安驻地出发,经过一百多里路的行程,车快到济宁的时候,浓重的雾气从微山湖飘过了,并且越来越浓。我心里说不好,雾气这么大,也不知道预备的车辆能不能按时赶到。

剧组的车辆陆续来到了位于济宁市郊区的军分区训练场,我命令各部门立刻做好拍摄准备。拍摄场地在训练场的山坡上,上面的雾气更浓,十米之外便看不清人影。现场制片到山坡上看了看,回来对我说:导,这么浓的雾气,预备役不一定能按时赶到,还是等雾散了再支高台和“大炮”吧。我没同意,时间就是命令,我们必须按时做好一切准备。

在大雾中,高台、大炮,轨道等设备陆续架了起来。我静心望着山坡下的浓雾,等待着预备役官兵的到来。我没有打电话催促王涛大校,我知道他此时比我还着急。

快到十点的时候,大雾还没有散去的迹象,我不免有些焦急。突然,大卡车和大客车的喇叭声从山下传来……报话机响了,山下的场务报告说:预备役来了!很快,山下传来集合的口令声,随后,雾中隐隐看到预备役的队伍向训练场跑步而来,一个营的兵力整齐划一,口号震天,他们扎着腰带,斜背挎包和水壶,背着背囊,打着红旗,斗志昂扬地进入了训练场……

我很久没有这么近的距离看到如此整齐、如此昂扬的的部队了,我很久没有和我们的队伍在一起!我的眼睛有些潮湿……

10时正,训练场周围的大雾神奇般散去了,《军人使命》预备役“召之即来”一场戏,按时开机……

(未完待续)

欢迎转发评论参与互动~

鲸看已入驻平台

腾讯新闻|新浪微博|豆瓣|UC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