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投资的三个标准

投资的三个标准 2018-10-27

一流业务

一流的业务也就是该公司的业务不可能或很难被复制,最直白地说别人有钱,也做不到,典型的如茅台。1975年茅台异地重建作为国家六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上马。该项目由周恩来批示,副总理方毅主持,举国家之力全盘复制茅台,大到环境,小大灰尘菌群,最后还是失败了。这就是茅台独一无二的价值。

除了茅台,还有国家永久专利保护的云南白药和片仔癀。而有的公司业务确实也很优秀,但距离一流还有一段距离,就是因为公司的业务可以砸钱来复制,如近来的热门股分众传媒。作为电梯广告的领军企业,其商业模式非常有创见,但是竞争对手新潮传媒就不惜血本在这一领域打价格战,如同类电梯广告比分众便宜一半,看你客户动不动心。诸如此类的公司多了,最典型的还有防药,就看谁有钱,谁动作快,谁路子野,所以竞争非常激烈。一流的管理这里就不能不说企业家的重要性了。一个企业家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放下自我,忘掉了个人利益,存又半点私心都不行,也就是伟大企业家必须具有伟大的情怀。而除了情怀之外,能力更是必备的,如王石对于万科、董明珠对于格力、曹德旺对于福耀。因为公司未来是非常不确定的,而相对来说人的禀性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只有那些最能干、最值得信任的管理者才值得托付。

而相反,很多公司上市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套现,说起情怀自己都脸红,可想而知公司的管理好不到哪去,因为他们的心思没在这上面。所以但凡具有一流管理的企业都会有一个伟大企业家。那么选对人,你投资就差不多哪去。一流的业绩投资是要拿业绩说话的,业绩要求必须是稳定持续增长,靠讲故事、画大饼总归不是办法。业绩好坏,投资者一查历年的财报就一目了然,最主要的就是ROE、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最直观的就是看一段时间内的股价涨幅,股价涨了,投资者赚钱了,才是硬道理,而股价上涨的底层逻辑是业绩的增长。

一般来说,具有这三个条件的上市公司很少,逻辑上讲一流的业务是赢利之本,一流管理是业务与业绩之间的纽带。而同样的业务,管理得越好,业绩就越高。总的来说,投资就投那些具有独一无二价值、管理者有情怀又能干、公司稳定持续赚钱的企业,这样做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