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龙川古村—牌坊

中石桥一墩两孔,两边各有一座牌坊,它们是令龙川骄傲的标志。桥南是奕世尚书坊。

桥北是都宪坊。

桥面用五根巨形石条搭成,象征五路财神,这是古代进村的主桥。都宪坊四柱三门三重檐,清灵俊秀。

这座牌坊是为副都御使胡宗明而立,都宪坊最上方是“圣旨”二字。 从字迹可以看出,这坊是现代修复的产品。

大字板题字:都宪坊,小字板题字:明正德丁丑科进士副都御史巡抚辽东胡宗明。下枋浮雕双狮戏绣球。

都宪坊北面。

和都宪坊相对而立的,是奕世尚书坊。

奕世尚书坊北立面。奕世尚书坊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为胡富、胡宗宪而立的功名坊,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是龙川村历史上十四座牌坊中硕果仅存的一座。这座牌坊是四柱三门五楼,南北朝向。通高10米,面宽9米,抬梁式建筑。主体结构由四根柱子、四根定盘枋和七根大小额枋组成。在四根柱子的南北两面,各有抱鼓石护座。

正中圣旨牌,镌“恩荣”二字。

屋顶披水脊和瓦垅,两端鸱吻,亦称鳄鱼尾。正间脊中塑有“骑风仙人”像,这是古代屋脊上十一种圆雕镇物中的第一种。

上额坊:奕世宫保。“奕世”源自《国语·周语》:“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意思是说,代代都有光耀著名的有德行而不辱没先人的子弟。

中版图:雕的是胡宗宪《功绩图》。海浪托着长长的战船,胡宗宪在船上看海图,运筹帷幄,与幕僚们议战事,定战略,指挥将士们抗击倭寇。 字板:太子少保胡富太子太保胡宗宪。

下额坊雕《太师少师图》,其大狮喻太师,小狮喻少师。两端藻头以龙头装饰,更明白的昭示,太师、少师指的是胡宗宪、胡富人中二龙的太子太保、少保的地位。

左次间,马图,上为《中骐骥》,典出《幼学琼林》:“人中骐骥,比君子之超凡”。骐,青黑色带棋盘格纹的马,日行千里;骥,也是千里马,《论语·宪向》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下图名为《天马行空》,图中的烈日、火焰,暗喻胡富、胡宗宪运筹千里,事业如日中天。

右次间,上图《龙驹凤雏》,这里以麒麟代龙驹,以喻其小,凤雏,是小凤,皆譬喻英俊少年。这副图寓含一句成语“凤毛麟角”,譬喻胡富、胡宗宪是稀有的人才。下图又是一幅马图,图名《龙驹凌波》,以马腾涌于水,暗喻为龙驹。

两边镂空雕,在同一石料上正反两面雕刻出不同的图案,不同的花瓶和四季花卉,寓意为“四季平安。”

南立面,由四根钢管斜撑。 在恩荣匾的下面,四只宝瓶托起的花板上,写有楷书“奕世尚书”。

小字板“成化戊戌科进士户部尚书胡富、嘉靖戊戌科进士兵部尚书胡宗宪”。胡富是成化戊戌(1478年)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胡宗宪是嘉靖戊戌科(1538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两人举进士时间相隔60年,一个甲子,都是戊戌科进士。牌坊取名曰“奕世尚书坊”,不但时间、官衔和被立坊者吻合,而且还深含入仕为上、世代相传的处世观念。

上额坊雕《鸣凤朝阳》,典出《幼学琼林》:“李善威直言不讳,竟称鸣凤朝阳”。说的是唐朝李善威为监察御史,敢于向皇帝进谏,他曾力谏劝止皇帝封五岳,是继有名的谏臣禇遂良、郭瑷死后二十年唯一敢于就此事进谏的人,当时天下百姓都称他“鸣凤朝阳”。中额坊雕刻的是白鹤与鲲鹏的组图,图名《冲天羽翼》,白鹤,民间奉之为仙禽兽鸟年;鲲鹏,乃北海鲲鱼所化,能扶摇直上九天,民间作英雄的象征。下额坊雕刻是双狮滚球《太师少师》图。

四只宝瓶托起的花板上,写有楷书“奕世尚书”。

南面次间字板“大司徒”、“大司马”,“大司徒”是胡富户部尚书的别称。左次间,上图为“鸾凤和鸣”,这幅图纪念胡富、胡宗宪的先后发迹。胡宗宪中进士,距胡富中进士,恰好是60年一甲子,二人可谓是声名前后呼应。右次向为双鹤图,图名《鹤寿千岁》,“鹤”,又谐音祝贺的“贺”,这里以双鹤来祝愿胡富、胡宗宪长寿为福。《鸾凤和鸣》、《鹤寿千岁》图下,各雕了《麒麟四宝》图,合起来是八宝:宝珠、菱镜、金钱、方胜、磬、犀角、玉书、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