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机关干部工作规范“二十条”,余姚这个地方在努力不一样!

今年上半年,

低塘街道出台了

机关干部工作规范“二十条”

分别从忠诚、实干、担当、创新、清廉五大方面,

对街道机关干部进行全面规范。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低塘街道出台机关干部工作规范“二十条”,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在全街道开展机关干部主题教育会,全面剖析“机关病”,明确工作新要求。

“绚丽低塘”一角 何峰摄

干在实处

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今年以来,余姚开展了“两路两侧”沿线整治工作,全长7.79公里的329国道低塘段基础设施薄弱,各类店面林立,乱搭乱建、乱拉乱堆、乱停乱放等层出不穷。

低塘街道市政中心主任沈百忠主动请缨,担负起整治重任。他带队走遍了国道低塘段,对沿线存在的问题进行摸底,排查出整改点位296处,对这些点位进行归纳、梳理和分类后,第一时间与综治、派出所、城管、交警、市场监管等部门以及沿线4个村进行沟通、协调。同时,他带领队员放弃休息日,探索出“3+2+N”整治法(3次集中行动、2次联合整治,N次单独整治),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经过连续奋战,他们完成整改168处,整治成效位于余姚前列。

位于国道沿线的低塘村之前饱受乱象之苦,经过整治后,村庄面貌大为改观。

志愿者在垃圾分类箱上手写宣传标语

重在创新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但创新也很关键。低塘是姚北工业重镇,但存在着“低小散”行业企业多、分布广的问题。受土地等要素的制约,部分成长型企业无厂房可用、无资源可扩,碰到了发展瓶颈。

街道发展服务办公室主任陆荣良在进村入企走访时,多次听到中小企业负责人的呼声。这时,余姚出台的“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政策给了他“灵感”。陆荣良经过周密考虑,提出在低塘建设小微企业集聚区的设想:集聚区以创业培育为目标,鼓励、扶持和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缓解创业型、孵化型、成长型企业的用地紧张难题。这个想法得到街道主要领导的认可后,陆荣良迅速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实施低塘街道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工作,并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四大平台之一进行重点打造。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他牵头起草了《小微企业集聚区招商方案》《小微企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和《小微企业集聚区规划管理规定》,力争将集聚区打造成为“行业集聚、资源集约、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新力量、余姚小微企业集聚示范区。

截至目前,低塘街道小微企业集聚区一期135亩土地完成出让83亩,入驻企业11家,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配套正在加快推进。一期可在本月举行企业开工仪式,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

小微企业集聚区开业在即,中小企业再次“站上”了发展壮大的“起跑线”。不仅解决了小企业发展的问题,更为街道储备了不少成长型企业。

甘于奉献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敬业比水平更重要。关键时刻,低塘街道有一批甘于奉献的干部。今年2月份,街道有一个紧急出差任务,但由于街道工作繁多,分管领导已安排不出人员。无奈之下,他想到了街道综治办副主任孙敬格。孙敬格的妻子前一天在医院分娩,刚出生一天的孩子也需要照料。分管领导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正在忙碌的孙敬格,询问能否外出办公事。

这次出差时间长、路程远,家人起初坚决不同意。孙敬格了解到街道人手紧张的情况后,反复做父母和妻子的思想工作,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理解。离开正需要他精心照料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孙敬格第二天带着内疚踏上外出办事的旅程。

低塘街道组织党员进行集中学习

低塘街道办事处供图

在建设“绚丽低塘”升级版、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低塘街道通过出台工作规范“二十条”,打造一支忠诚、实干、担当、创新、清廉的“铁军”,为“六争攻坚、三年攀高”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结合“二十条”落实情况,街道在8月份开始还开展了中层干部调整“回头看”工作,通过进行一次自查总结、开展一次民主测评、组织一次全面考察、做好一次综合评定,对中层干部现状做一次全面分析,考察结果将作为中层干部职务升降、奖惩、调整岗位等重要依据。对政治素质不高、工作绩效不明显、群众满意度较低的中层干部,采取批评、谈话等形式进行教育,帮助其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整改措施。

机关干部工作规范‘二十条’是‘清廉低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塘街道将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街道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下一步,街道计划将“二十条”编印成小册子、口袋书,发放到每一位机关干部手中,以方便机关干部“常学习、常翻阅、常提醒、常对照、常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