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贴:标签

我的微信一直在做减法,不看的公众号,不说话的微信群,该删的删,该退的退,就图个简单清净。在我为数不多的几个微信群里,有一个老乡群,平时也没什么人说话,都是一些链接党和表情党,偶尔冒出来几个广告党。想着都是老家的人,比较亲切,就没退群。前几天,一下午没看手机,忙完事情打开微信一看,老乡群800多条未读,我寻思着这是出什么大事了?就算往常新人进群或者组织聚会也没这么活跃啊,点进去一看,嚯,满屏的语音,还都是好几十秒的长语音。既然这么活跃的话题,那就听听吧,于是就从头开始听,一边听一边吃饭。

听了几十条就听不下去了,这天聊坏了,用北方话说就是“玩着玩着就扬沙子”了。起因是一个年轻人在群里发了一个日本动漫的视频链接,另一个年轻人表示他也爱看这个动漫,然后就聊了起来。再然后就出来一位大叔,发了长长的一条抗日爱国文章,并对两位年轻人说教起来。大概就是“日本人杀我同胞,你们倒是挺喜欢他们的垃圾文化的!”“历史归历史,文化归文化,难道要我们看X羊羊和熊X没吗?”“你们这一代就是没骨头!”“多大岁数了还愤青!”……你一言他一句,几个回合下来,就上演了最具转折意义的这一幕:“你们90后就是这么脑残!”。

从这句话开始,对峙就彻底白热化了,言辞粗鄙,难以入耳。后面我跳跃性点开了几个语音,大都是脏话连篇,辩论成功转变成了骂战,并且有不同的面孔加入了战场。最后群主出面解决,表示:先把对决双方暂时踢出群聊,冷静一下,过两天再拉进来。

这样的事,随处可见,我曾经也在群里被人以“你个90后你懂什么”的名义移出了群聊。大叔铭记历史,时刻不忘死难同胞,没错;年轻人把历史和文化分开看待,扬长避短,也没错。错就错在双方互相贴标签,“没骨头”“岁数大”“愤青”“90后”……

一言不合就贴标签。

看日本动漫就是没骨头,那日本人发明的锂电池你用不用?

一整就拿岁数大说事儿,谁还没有个岁数大的时候?

张嘴闭嘴就愤青愤青,讨论国耻话题的时候谁不激愤?

有事没事就80后垮掉了、90后脑残了、00后逆天了,几零后没年轻过?狂热过?血气方刚过?

在这里,作为90后,我也要为90后说几句公道话。最大的90后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最小的90后也开始步入社会了。当下社会各界哪里没有90后的身影?奥运健儿里90后占了半壁江山,互联网大咖里90后新秀也不胜枚举,救援官兵中大部分都是90后兵哥哥……90后的时代已经来了,挡是挡不住的。

前辈,不管您走过多少独木桥,吃过几袋加碘盐,您的成败胜负、荣辱是非都跟对方是几零后没关系。当你开始给别人贴标签的时候,就证明你已经处于下风了,再扯下去就是无力诡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