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蔬菜配送,创业绕过这些坑,你才有机会成功

现在互联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了,对于没有参与过互联网创业的小伙伴们来说,更多是好奇,可能对于成功的期望值更高一些,但对于已经尝试过互联网创业的人来说,相信有八成会沮丧,因为成功的二八定律没人能绕过。

下面是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生鲜创业的一份统计,看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互联网创业是九死一生!

先给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泼一瓢冷水,我觉得很有必要,让你知道任何创业都是生死比拼,不是生即是死,趁早放弃幻想,脚踏实地干。

坑一:心态浮躁,盲目跟风

互联网+蔬菜配送,对于很多人来说不了解,有些人心态浮躁,不去钻研。以为跳到互联网+农业的蓝海里,结果就是皮球在水上浮着,连水下几条鱼都不知道,怎么能搞好互联网+。有的人盲目冒进,本来需要一年、两年、三年研究搞的东西,甚至更长时间,却因为急于求成,违背了规律,最终导致失败。

坑二:不重视成本控制

大多数人认为互联网最大优热势便是轻资产、低成本,但殊不知要发生交易就要有各种成本发生。首先蔬菜属于生鲜农产品,具有季节性、鲜活性,生鲜电商对物流的要求特别高,目前的生鲜电商还不能完全解决物流配送这个问题。如冷链问题,生鲜电商自建是重资产,靠第三方,时效与保鲜保证不了。自建库房成本太高,还需要冷藏+冷冻的配送车,没有这些设备就算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的手里也会出问题,但这些收入都不是一般农产品电商可以承担的,而且后期成本回收周期长,会给日常运营带来很多压力。所以很多人困于成本投入而放弃了创业。

前两年一度很火的田园牧歌,由于大面积铺开市场面,物流成本快速上涨,没有足够的毛利支撑这个成本,最后出现风险,只能选择退出。

坑三:市场定位不准

蔬菜配送是走低端路线还是走高端路线。很多人举棋不定。有的定位街头小巷小餐馆、大排档,但中小餐饮、餐馆大多是夫妻小本经营,对菜品价格很敏感,压价、赊账的情况也多有发生,出现坏账屡见不鲜,给经营者带来现金流紧张的困难。本来蔬菜溢价率低,再加之很多同行业的低价竞争更加剧了经营困难,导致创业者血本无归。

一家名为“小农女送菜”的O2O (Online To Offline)公司以腾讯大厦为起点,用微信卖菜,刚开始一度吸引了诸多眼球关注,不料半年之后便黯然退出市场。“小农女送菜”由自身员工配送,成本稍低,但是配送范围、规模无法扩大。相比于低端,走高端路线的却发展很好。比如国内做得比较久的沱沱公社、喵生鲜,还有顺丰优先走的就是这样的高端路线。

坑四:迷信“互联网思维”

田园牧歌的失败之处,是过于迷信“互联网思维”和营销价值,把“用户需求”太当回事,过分追求迎合客户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而无视农业企业的现实限制。田园牧歌给客户送体验菜送到顾客满意、愿意购买为止;公司70%的人在做营销——这些看起来更光鲜的服务背后都是营销成本啊!田园牧歌的营销成本投入非常厉害,运行风险更高。

所以抓住顾客核心需求才是王道,不能过分迎合客户需求。

如何在互联网+蔬菜配送上有所成功呢?小编帮大家分析下一位95后小伙成功创业的经验。

出生于1995年,现今才23岁的林伟庆,已是一个扎根生鲜7年之久的老手,14岁入行,从学徒做起,15岁夺得公司销冠,17岁创立公司,23岁公司年营收上千万。

他创立的门兴农业公司在深圳已经发展成为前景很不错的公司,究竟他是怎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生路的?

其实他的成功不外乎源于一种成功创业家的共有品质---超强的韧性,勤奋钻研的品格和敢闯敢试的精神。不畏困难敢跟对手互联网巨头美莱死磕,一般人很难做到。对手低价补贴竞争导致了很多客源流失,他意识到打价格战根本不是对手。所以另辟蹊径拼服务。通过把控菜品质量,而不是一味降价促销,以优质的菜品服务优质客户。最终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路。

最后,告诫各位正在创业路上的小伙伴,想要借助互联网创业成功,必须有一种敢拼会拼的精神,同时避免以上点到的数坑,成功才会离你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