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文化!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但今天的《诗经》似乎变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中情诗的代表。在三百多首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有关爱情的诗篇就高达十五篇之多,而且这三百多首是片其中六篇为笙诗。

诗经

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传入,以西方情人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给中国传统的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情人节大有代替中国七夕节的趋势,圣诞节也在一步步的逼近我们的春节。西方文化中玫瑰花象征爱情,而且不同朵数代表着不同的“爱情誓言”……我国古代并蒂莲代表着爱情,因为并蹄莲一柄双花(或四花),双花居多,成双着对,如果其中一花折损,另一花也会损败,象征白头到老、同生共死。现在谁还知道并蒂莲是什么鬼?能吃吗?和莲子是一家的吗?以《当你老了》(叶芝)为代表的外国经典情诗也在逐步代替原属于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情诗的地位。曾经的少年无不“骄傲”用英文写一首情诗向女孩表白,那怕那是抄的,也让双方激动万分。

《当你老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大概就是我们的文化太含蓄了吧。你看外国的诗篇多么豪放与奔放。基本上都是爱呀,思念呀,很直接的表达我对你的感受。接受就会接受,不接受就会拒绝,表白人和被表白人也很明确感受到我们到达什么阶段。就像我们常形容男生追女生的“君子好逑”,就是出自《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里只是表达了男孩很钟意女孩,但是是喜欢?还是爱?都没有具体表达。女孩稍微那么一矜持,估计就没有然后了……毕竟恋爱时,尤其是初恋时,双方都是很敏感的。

关关雎鸠

《诗经》里还有一首《氓》,描述一对男女的自由恋爱,也写得传神极了:“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意思是“小男生带着坏笑抱着布来换我的丝,其目的一定不纯。其实他不是真来换丝,是想来接近我。”《诗经》的故事是不是很好看?但你让现在的青年对另一方这样表达,对方一定认为你家是卖布的……《诗经》中的文化虽然高雅有趣,但如何融入现代社会,将是一段很长的路……

《氓》

诗经虽然距今已经有三千年,但是写作技巧却是非常高明。单单上面的两首诗中就已经用了“比”、“兴”和“赋”三种写作方法。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比”是比喻,像是“美女如云”。“兴”是从远处谈起,先说河上沙洲的水鸟在叫,把大家的兴趣带起来,再引到君子好逑的主题;至于“赋”,则是开门见山地直说:“你哪是来换丝啊,根本是打我的主意!”“兴”确实常绕弯子,它跟直说的“赋”恰恰相反。“赋”比较强而直接,“兴”则兴活而委婉。所以写论说文、短文或新闻稿时适于用前者,写景言情和小说时比较能用后者。当然“写作无定法”,任何题目到手上,你都可以把那开门见山、格物致知、迂回引带的三种方法想一遍,挑最适宜的入手。甚至能将三者融合,以“兴”的方式带入,以“比”的方式申论,以“赋”的方式作结。

风、雅、颂是诗的分类和内容题材,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自从赋比兴的说法提出之后,从汉代开始两千多年来,历代都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和论述。但是在具体的认识和解说上一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和意见。通过长期地研究和探讨中认识到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同样在文学创作中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同样也认识到广博的生活阅历、真挚的情感、形象化的表现等等对于它们的重要性,以及意余言外的浓郁诗味对于读者产生强烈美感的重要性。这样,就使得关于赋比兴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法在理论上的认识日趋深刻和完善,在创作中的表现和运用日趋丰富和完美。但是无论如何争论,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对于创作规律的认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同时也为我们如今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