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齿鲨》:姜文凭什么讽刺一直在进步的李冰冰没作品?

在《一出好戏》的影迷和《爱情公寓》的粉丝交战正如火如荼的时刻,同日上线的《巨齿鲨》在低调中收获了颇为可观的票房成绩。不过在这场三部同日上线的电影的战斗中,还有一部电影也被掺和了进来。

早在六月时因为“抢座位”事件而被格外关注的李冰冰和彭于晏在这个暑期档的电影票房战中又一次“对峙”,在当时作为《邪不压正》的导演姜文在回应这件事时是这样的态度:引用巩俐的话,有作品再走红毯,没作品钉在红毯上有什么意义,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拿作品说话,彭于晏坐哪儿都是对的。不知上映了一个月的《邪不压正》现在与上线六天却票房成绩相当的《巨齿鲨》,还有没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虽说在口碑上两部作品还有差距,但是在姜文的“民国三部曲”中《邪不压正》是在退步,而《巨齿鲨》是近些年中美合资片里的巨大突破。在“灾难片”的类型里,《巨齿鲨》仍然有局限性,一直以来“灾难片”这一类型在国产电影中都是短板,这次能有这样的效果,于影视题材和突破和两国合拍的合作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李冰冰自2008年以来步入合拍片的大门就以数量被冠位“合拍片一姐”,但在过去的诸多作品中,很难得做到票房与口碑齐飞,《功夫之王》《雪花秘扇》《生化危机5》《变形金刚4》《谜巢》等作品想在两者之间做到平衡却从未实现过。

《巨齿鲨》能在合拍片和李冰冰的系列作品中被观众看中,倒并不是因为它与其他的美国灾难片有何不同,而是在特效、画面上带给观众巨大的冲击力,让观众一饱眼福。会有人说《巨齿鲨》和《长城》类型一样,都作为中美合资片,在特效上也不分伯仲,为何两部剧会产生差距如此大的评价。(《长城》豆瓣评分4.9,《巨齿鲨》豆瓣6.1)

在硬件相当的情况下,其中缘由都要在演员身上找了,李冰冰的作品虽然没能大爆,但她的演技在观众心中一直颇具地位,反观起点太高的景甜在表现时并没有让观众觉得惊艳。而同样在时代背景下成为拯救苍生的女英雄,景甜在《长城》中的角色煽情得有些让人反感,《巨齿鲨》却并没有太多着墨于对煽情戏的精雕细琢。在灾难片中要呈现的感情太多太繁杂,过于突出感情戏这一环节并不是观众所期待的情节,反而会拖拉剧情。

当然在美国灾难片套路化的制作条件里,情感的升华这一方面做得尚且有些淡薄,片中有句台词“我们一边探索,一边破坏”,这是一句直指了许多社会现实的话,但是在电影的结局并不见有多么的深入探讨,各国电影圈在灾难片上划分等级,刨去了硬实力的比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这一点,这也就是《釜山行》为何会成为有口皆碑的灾难片的原因。

而大多数灾难片的侧重点依旧是惊悚、恐惧上,灾难于人的意义并不只是“虚惊一场”,更多的还是在社会实践上的取舍,有了内涵的灾难片更容易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