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智健先生捐款495万元,无锡地标建筑龙光塔开工修缮

扬子晚报网10月18日讯(记者 刘梦雪) 数百年来,龙光塔耸立在无锡锡山之巅,参与着时代的喜怒哀乐,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作为无锡标志性建筑,龙光塔却因年久失修而封闭了近十年。10月17日,无锡市惠山古镇二期建设暨龙光塔修缮项目开工仪式正式启动,标志着在不久的将来,被无锡人奉为无锡文风“风水塔”的龙光塔将重焕光彩,人们也将再次走近、亲近这座宝塔。

今年,荣德生先生的孙子荣智健先生秉承先辈夙愿,主动向政府提出独资捐款修缮龙光塔,为修塔共捐助了资金495万元,此举再次体现荣家世代慈善的优秀门风。位于无锡锡山之巅的龙光塔建于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数百年来一直是无锡文风兴旺的象征和城市地理标志,因年代久远、历经沧桑,塔身现已多处毁坏,虽几经修缮,仍存在较大文物保护和游览安全隐患。相关资料显示,龙光塔1924年至1930年间几经修理。1924年是由无锡实业家周舜卿出资修缮,并未修好。1930年由民族实业家荣德生先生再次出资修复,重建过程中石塔部分构件采用了钢筋混凝土,使得这座塔看起来更具现代感。建国后,龙光塔又历经几次修复,1976年曾大修一次,最后一次修复是在1998年,1999年修好。因年久失修,龙光塔在2010年关闭至今。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龙光塔翘角、栏杆、楼梯都坏了,顶上的混凝土开裂,随时会有坠落危险,不具备参观条件。

记者了解到,此番的龙光塔修缮项目自2017年春初步启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对塔体建筑本身的结构检测和评估、修缮项目的编制,及照明亮化和防雷避雷消控设计,考古工程等。此次龙光塔修缮项目方案主要包括:保持龙光塔原塔身主体砖砌结构,拆除钢筋混凝土的出檐、平座和栏杆,并按原形制、原材料加以恢复;拆除龙光塔塔内各楼层平合和楼梯,按原形制、原材料加以恢复;优化配置龙光塔亮化方案,突出地标亮点;整理并出新塔中原碑刻,并撰文新刻本次龙光塔修复记,内容包括捐赠人及修复概况;在塔中增加龙光塔历史资料和老照片等文化内容。

“龙光塔不仅见证了无锡风起云涌、天翻地覆的历史,而且更成为了无锡文风昌盛的象征;不仅在历代书画家、文学家的笔下被描绘出一幅幅壮观的锦绣画卷,而且更成为了本地名胜,是观赏无锡湖光山色美丽风貌的最佳场所。”荣智健说,他的祖父荣德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捐资乐助龙光塔的修缮工程,并首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基础,一直保持至今,为保护历史建筑,振兴家乡文风做出了贡献。“值此龙光塔再次修缮之际,我愿秉承先辈夙愿,为龙光塔保护修缮工程尽绵薄之力。”

龙光塔所在的惠山古镇,人文底蕴深厚、名胜古迹遍布,素有无锡“露天历史博物馆”之美誉。 据悉,作为无锡市的重点文化工程之一,惠山古镇保护修复项目自2002年启动规划工作,2008年正式实施一期修复,项目主要围绕惠山绣嶂街、秦园街、上下河塘区域,对原有64座祠堂以及186幢各类民居、公共建筑进行修缮,共涉及5个国家级、6个省级文保建筑和47个市文保控制建筑。目前,惠山古镇二期保护修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除龙光塔修缮项目外,李阁学祠、唐襄文公祠、徽国公馆、紫阳书院等15座祠堂的修复工作也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