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这是一个打字不用负责任的年代

在老薛《火星人来过》这首歌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

“毕竟这是个打字不用负责任的年代”。

出这首歌的时候,老薛还没有被全网黑,他还是那个不停出现在各种综艺节目里面,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感动的原创歌手。

但他似乎已经可以预见,在不久之后,他将会被虚拟网络里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打入“谷底”。

文字用好了,可以像春天里的微风,山谷里的流水,让人有种沐浴在最温暖的阳光底下的感觉。

文字用得不好,可能它就是垃圾堆里的蠕虫,过街的老鼠,看见都令人厌恶。

这是一个言论自由的时代,没错,但所有的自由一定都是建立在方圆之内的,包括语言。那些毫无规则,没有约束的言论,最后终究会演变成一把杀人的利器,能在顷刻间就夺人性命。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在键盘上面敲上那段辱骂和抹黑的文字,会给屏幕那端的人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有些真相和事实,也并非这个虚拟网络里面三两篇文稿,几句毫无得到论证的表述就可以概括出来的。

看管好自己的嘴巴,为自己电脑和手机上的那26个拼音字母制定一套约束规则,未免不是一种积善的行为。

前两天看到人民日报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讲的是在《奇葩说》最新一期节目中,在针对“‘键盘侠’是不是‘侠’”这一个辩题展开讨论的时候,武汉大学的陈铭老师则用自身经历的事情,表达了对网络暴力的愤怒。

去年六一儿童节的时候,陈铭老师拍了几张和女儿的合照发到微博上面,不料却遭到一个网友的“攻击”:“这个孩子丑得,湖北村货的基因,没差了”。

本来对于陈铭老师来说,和女儿一起欢度儿童节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但看完那位网友的留言之后,他的心情瞬间不好,心中的怒火瞬间大起。

被人骂,更何况是在骂自己的宝贝女儿,换了任何一个人,一定都会奋起反击的。陈铭老师也一样,他在手机上面敲好了一段准备回击那位网友的文字,正在准备发送的时候,却被他的妻子抢过了手机。他的妻子告诉他,如果他也把那些内容发了出去,那他就和这些“键盘侠”没有什么区别了。

“键盘侠”是一种易于传染的“疾病”,不管是在虚拟的网络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生争执,一旦被人惹怒了之后,自己难免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说出一些不太理智的话语,甚至做出一些冲动或者暴力的行为。

如果陈铭老师的妻子没有及时制止,或许他也会成为自己讨厌的那一种人。

一旦陷入“键盘侠”的圈子里,也难免会对自己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地导致自己没有更好的精力去面对生活和工作等等方面。

历来因为网络暴力而诱发抑郁症的明星或者普通人已经不在少数了,甚至还有人为此丢掉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键盘侠”最好的反击,也许就是不予以理睬。如果每个人都能坚守在界线之内,那么所谓的“键盘侠”一定会不翼而飞,消失在我们的生活里。

其实之前也有谈到过,我们《谦之友》也在知乎上面分发的文章。但比较悲催的是,知乎上面的“文人”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总以为自己下载了一个叫做知乎的软件,每天闲到蛋疼才去逛一逛,也能把自己自诩是一个高人一等的人,总习惯于站立在自己的中心范围内,说着那些自以为是的话。

刚开始在上面发布关于薛之谦文章的时候,也有不少的“键盘侠”跑过来凑热闹,他们就在文章底下,说着各种不负责任的话,要多恶心就有多恶心,要多不堪入目就有多不堪入目。

看到那些评论的时候,我心中的怒火也曾一度飙升到不可继续抑制的状态,恨不得把屏幕那边敲字的人拉出来五马分尸,拉出来浸猪笼。

好几次实在也是忍无可忍了,也跟那些人争辩过。但我发现,不管我说什么,他们都毫不在乎。

跟他们和蔼可亲地讲道理,没用!用一些比较肮脏的词汇去反击,他们会用更加狠毒的话来回复你。

他们始终在用自己的节奏和角度,去挑衅你,把你的情绪往更愤怒的方向去刺激。

最后,大概是承认自己说不过这些人了,也开始变得妥协了起来。

往后再看到那些没头没脑的评论时,也学会了自动屏蔽,把它们当成一股不存在的空气,轻轻点击一个删除键,就不见了。

薛之谦是公众人物,生活里的点滴难免会被放大来看,有喜欢他的人,也有不喜欢他的人。作为粉丝的我们,看见关于他好的内容,当然是高兴,但看到那些抹黑和辱骂他的内容,心里也是十分的愤怒。

讲到去年九月,老薛深陷全网黑,许许多多的言论像洪水一般涌在网络上面。很多人不管事实,不问真相,没脑似地在那场“精彩的大舞台”上希望能够博得一席之位。

从一开始试图用好声好气的语调,去劝说他们能够对待薛之谦温柔一些,到后来也有很多谦友开始跟那些“键盘侠”进行对骂,互撕。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时候我们大多人,或许真的不够理智,也完完全全地充当了一回“键盘侠”。

反之再看看作为当事人的薛之谦,面对四面八方的流言蜚语、恶意诋毁,甚至是连同家人都被问候的语言,他的态度却变得异常冷静和沉默。

他心里不难受、不委屈吗?

不!在那段时间,他比任何一个人都痛苦

不说、不骂,只是因为他不想成为那个最令自己讨厌的人。文字是他所热爱的,他不想把自己喜欢,能给人带去温暖的东西,变成一把利剑,跟那些一文不值的言论,进行对抗。

网络暴力盛行的时代,要论证孰是孰非,不是靠嘴巴吼一吼、在键盘上轻描淡写地敲敲字就可以的,不如且行且看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在这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让自己也变成“键盘侠”里的其中一员。

借用高晓松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愿你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